曹操不是不敢称帝,而是没必要称帝。在当时的环境下,曹操不称帝,会让孙权和刘备都更难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个问题要分为三个方向来看待:

曹操不称帝有什么好处。

孙权、刘备到底为什么称帝。

三国局势没有稳固之前,染指帝位的人都怎么样了?

第一,曹操不称帝,带来的是大义的名分,孙刘都会被他压制

别看孙权、刘备经常说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那是敌人对曹操的评价,本身就不可信。在他们眼中,曹操是"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在曹操阵营的说法叫做"奉天子以讨不臣"。

一件事情分两种说法,有意义吗?当然有意义了。

曹操身为大汉的丞相,这是汉朝正牌皇帝汉献帝亲自册封的。他以皇帝的名义向刘备和孙权下达命令,最起码刘备和孙权是不敢公然反对的,因为这个时候曹操和他们的关系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如果曹操以皇帝名义下达的指令遭到了孙、刘的公然反对,这就无异于造反,这样的舆论孙权和刘备都是担不起的。

"挟太子以令诸侯"不是虚名好听,而是有实质作用。只要汉献帝在位一天,那么所有敌对势力都是被动的。也都必须尊崇汉献帝所在的许昌为汉朝正统。

《三国演义》当中"尊刘贬曹",因为刘备是汉室宗亲,所以是正统地位,其实都是假的。刘备祖上十七代之前和汉献帝是一家,相当于现在有个和你同姓的人说咱们五百年前是一家,一个道理。

所以刘备就是自称汉中王,也必须给汉献帝上个表章,知会一下,虽然只是走个形式,但却必不可少,否则就是叛乱,史书上被评一句乱臣贼子是跑不了的。

这种优势如果曹操称帝了,马上刘备和孙权就会接连称帝,三方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就变成了国与国的关系了,曹操再想用舆论来施加压力的手段就会失效。

而因为三分天下,三国都成为了正统,那么人才投靠哪方势力就自由了,而不像之前一样,只有投奔曹操才是报效国家。

第二、刘备和孙权为什么敢称帝?其实是被逼的

刘备和孙权在曹操活着的时候没有称帝,当曹丕在公元220年,通过逼迫汉献帝"禅让",取代了汉家天下,建国号魏的时候,刘备在公元221年称帝,孙权在公元229年称帝,其实也是被迫的。

曹丕为什么敢称帝了?

一个是因为当时局势已经比较稳定,魏蜀吴三方谁也奈何不了谁,汉献帝的作用其实已经微乎其微了。以他的名义发布命令,对蜀汉和东吴都没有太大的压力;而三方格局的稳定,让各地人才的投靠都有了固定的渠道,所以没有必要再尊崇汉献帝了。

曹丕称帝,是为了抢先树立新的正统,虽然意义并不是很大,但再延续之前的格局也没有了作用。

曹丕的称帝,因为通过的是正式"禅让",不论是不是汉献帝自己的意愿,只要有这个形式,就已经取得了合法地位。所以,如果刘备、孙权不称帝,那面时间一长,人才必然会向魏国流失,他们自己也慢慢地在变成"地方势力"。

在这一境况下,汉献帝已经不在帝位了,所以孙权和刘备才不得不称帝。

所以曹操在《蒿里行》提及这些件事讲: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就是讲袁氏兄弟愚蠢的行为。

有着这三个前车之鉴,曹操自然是把汉献帝捧起来,而不是自己称帝。即使逐渐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里,曹操也同样不会因为"慕虚名而处实祸"的。

所以,以曹操的声势,并不是不敢称帝,而是不值得称帝。因为一个虚名而导致自身受损,这种蠢事以曹操的精明自然不会去做了。

第三、群雄割据时代,三个曾染指帝位的诸侯下场都很惨

三国格局尚未确立的时候,有三个人做了和曹操不同的选择。

首先是董卓的废立。

汉献帝就是董卓废掉少帝之后所立的。而历来行废立大权的权臣,下场都不好,何况董卓这种乱臣贼子呢。曹操、袁绍等人将这个消息昭告天下,诸侯起兵勤王,董卓也迅速地灭亡。

其次是袁绍的另立。

袁绍这个人在皇位上还挺有意思,因为知道皇位的传承需要传国玉玺,而他没有,于是就自己刻了一个假的,反正现在皇帝那也没有,企图以此来混淆视听。所立的人是幽州牧刘虞,袁绍的目的就是操控这个傀儡皇帝。

但是不说刘虞自己都反对这件事,其他诸侯都当个笑话看,根本没有参与的意思,袁绍自然也就成为了笑柄。要不是当时兵强马壮,还没有付诸行动,袁绍也没机会发动官渡之战了。

最后是袁术的自立。

袁术从孙策手里拿到了传国玉玺,脑子一热就称帝了。没有实力还没脑子的人一般都灭亡得快,所以袁术在天下各路诸侯的讨伐下,很短时间内就兵败被杀。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