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份以来,随着黄桃进入采摘期,山东省临沂市邑县地方镇空前忙碌。凌晨四五点钟,满载果子的农用三轮车就穿梭于镇上的大街小巷,在收购点排成了长龙;加工厂也“火力全开”,工人轮班上岗,收购的鲜果6小时内就变成了罐头。

罐头,已经成为地方镇的特色产业。经过30余年的积累和发展,全镇拥有罐头生产企业64家,年产各类罐头70万吨,年产值100余亿元,全国超三成的水果罐头都产自这里,可谓有罐头的地方,就有“地方”的罐头。

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小镇一探究竟,解读当地罐头产业发展的密码。

老宅子改办罐头作坊

靠赊账生产第一批罐头

做了30多年的罐头,地方镇义兴庄58岁的苗庆华现在能清闲一下了。他把公司主要业务交给孩子打理,自己退居二线。

7月22日中午,厂区流水线满负荷运转,正在加工黄桃罐头。“有生产厂长,各个工序都有人”,苗庆华基本不用操心这些事,他带着记者参观了储物间几件生锈的手工机械。“这应该有30多个年头了,都是当年做罐头用的,厂子搬了四五次了,我一直没舍得扔。”苗庆华是地方镇最早一批做罐头的人,他对这些老物件有太深的感情。

苗庆华告诉记者,在做罐头前,他是做小买卖的。到1986年前后,义兴庄陆续有村民在家里开起了罐头小作坊,“我就跟我对象商量,说咱得干。”

苗庆华记得非常清楚,自己是村里第12家做罐头的。1988年,他下定决心把老家的屋子改成了小作坊,两间做罐头,一间自己住。支上锅台,买上大蒸笼、封口机等,设备就算齐全了。

“当时手里拿不出钱来,都在小买卖的货里压着。”苗庆华就向别人赊了一车玻璃瓶子,到亲戚家借了150个箱子和两袋子白砂糖,到一个果园赊了一拖拉机山楂,一分钱没投,就开始做货。

第一茬做了136箱山楂罐头,卖了3000多块钱,苗庆华还了账,积累了第一笔财富,罐头厂慢慢开了起来。

原料丰富,入行门槛低

村里两年办100多家罐头厂

在义兴庄村党支部书记看来,罐头落户当地有偶然因素,也是必然的结果。地方镇身处沂蒙山区,果蔬是当地的支柱产业,但之前因交通闭塞、产业结构单一,加上不易存储等因素,水果滞销,造成了极大浪费。

丰产不丰收困扰了当地人多年,直到1984年,西岳庄村村民刘广文因为一次偶然机会了解了罐头,便南下学了相关技术,回来后在义兴庄村成立了第一家个体加工罐头厂。此后,义兴庄村的罐头厂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这里很快就成为罐头聚集区。“1987年就发展到了7家,1989年就到了100多家。”

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地方镇几家龙头企业的前身纷纷注册成立。1988年,地方镇第一家食品加工厂邑甜蜜罐头厂正式成立,据义兴庄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这家罐头厂正是当地龙头企业奇伟罐头的前身。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奇伟已成为年销罐头3万余吨的企业。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地方镇的罐头逐渐有了名气,湖北、河南、东北三省、甘肃等地的客商纷纷前来采购,延续至今。地方镇的罐头迎来一个黄金发展期,销量暴增。据奇伟罐头总经理刘明介绍,“那时候汇款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很多客商索拿着现金,别在腰里,就这样来了。”

罐头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企业越做越大,搬厂扩产成了当时很常见的现象。2000年前后,部分企业开始瞄向国外市场,冲出国门搞外销。

野蛮生长问题集中爆发

监管发力行业大洗牌

在罐头产业飞速发展的那几年,地方镇的罐头企业一度达到了三四百家。由于整个行业门槛较低,罐头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一直备受诟病。

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能一直野蛮生长下去,2004年,地方镇部分罐头厂违规使用工业火碱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问题集中爆发,给整个行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冲击,一些企业产品销量出现断崖式下滑

“发现问题之后,我们及时亡羊补牢,对罐头产业来说,这是一次浴火重生。”地方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长胜介绍,地方镇在规范企业上做了大量文章,加大了执法力度,尤其是针对食品安全、环保等问题进行了整顿。比如企业环保和生产条件不达标,发现一个关停一个,倒逼企业进行产业转型升级。

2004年以来,地方镇的罐头企业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从三四百家减少到现在的64家。“企业数量少了,但产量上去了,品质上去了,市场占有量和信誉度上去了。”

政府监管发力,给优质企业赢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当地一些企业逐渐扩大生产规模,陆续引进了半自动化、全自动化设备,比如开桃机、挖核机、蒸煮设备等,产量、效率和品质都有了极大提升。

苗庆华感叹道,“原来是手工作坊,后来变成半机械,现在发展成全自动,这个跨越很大。现在一天的产量相当于过去一年的产量,我记得第一年产了几千箱,现在一天就能产个七八千箱。”

奇伟罐头也是如此,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发展成为年销售量3万余吨的龙头企业。在其生产厂区,除了部分挖核、修整工序需要人工操作,其余的像筛选、开瓣、去皮、装瓶、封口、蒸煮等程序都由机器操作完成。一颗新鲜的黄桃从枝头摘下,6个小时就变成了罐头。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