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全国自贸试验区第四批最佳实践案例名单揭晓,山东自贸试验区台片区“多方联动构筑海洋生物资源‘大养护’格局”案例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国务院自由贸易试验区部际联席会议“最佳实践案例”,为全国各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供了山东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海洋水产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保障黄渤海原生物种遗传多样安全,自贸区台片区在全国率先推出“政企社科”四方联动增殖放流新模式,构筑起海洋生态“大养护”格局,为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深耕蓝色牧场奠定了良好基础。

山东自贸试验区涉海科研院所利用海洋资源调查研究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在全国率先制定了《黄渤海重要野生水生生物资源增殖品种指南》,为育苗单位及社会公众提供清晰明朗的指导目录清单。海洋渔业部门、国家及省级水产原良种场根据目录确定渔业增殖放流品种结构和规模,于每年6月向社会公布放流品种目录。高标准建设国家海水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收集340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为科学育苗、有效增殖提供标准化的养殖示范规程,搭建育苗养殖标准体系。此举实现了放流重心由“大宗经济物种”向“生态环境需要的系统物种”的精准转移,大幅改善水生生物群落结构,渔业生物的资源量和多样趋于稳定,生态链明显恢复,有效推动重点区域生物多样修复增加15%以上、高营养层级生物资源量增加30%以上。

自贸区台片区坚持对社会化增殖放流资金高效化引导应用,在全国率先出台《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社会资金募集管理规定》,对社会多元化资金投入进行集中管理、统一使用、开源节流,提高社会资金使用效率。创新运用山东省云放鱼台、台一手通资讯台、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发动社会力量,组织社会公众通过线上统一认购、线下独立打包、指定地点、集中放流的方式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增加社会参与度和增殖放流体量,有效规避了因社会无序放生对生态链的破坏。在全国率先编制《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野生驯化方案》,指导企业对工厂化繁育的苗种进行科学、规范的野生环境生存能力驯化,提高增殖放流品种放归大海后对自然条件的适应率。通过对增殖放流的“前中后全链条”管理,实现了从“政府主导政府做”到“政府指导全民做”的模式转变,有效调动了社会资源,充分凝聚了有心致力于增殖放流工作的社会力量,实现多元化增殖。

发挥5家国家级海洋渔业原良种场在鱼、贝、参等多个品类的繁育技术优势,引导企业从生态效益最大化、海洋生态链的完整出发,制定育苗计划,有效保障了增殖品种的供应量。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以拖网调查的方式跟踪监测增殖效果,出具评价报告及时向公众发布,以社会公众的有效监督倒逼渔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优化增殖放流实施体系,使水生生物资源修复形成螺旋上升态势。模式推广以来,已在台、威海、东营三地投放社会化认购鱼苗100多万尾,放鱼养水社会认同感日趋建立。(YMG全媒体记者 刘洁 通讯员 马双军 朱先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