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日报聚焦|青岛“七人普”数据公布:揭秘“千万级”城市家口

青岛“七人普”数据公布:揭秘“千万级”城市家口

十年增加135.66万人,其中西海岸新区增量最多,城阳区增幅最大;城镇化率达76.34%,人口素质明显提升

“三大效应”推动 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十年来,人口的持续快速增长,彰显了青岛城市发展的蓬勃活力。

普查数据显示,十年间,我市人口增加135.66万人,居全省首位,年均增速1.46%,高于全省均增速(0.58%)0.8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首位。占全省总人口比重9.92%,比2010年提高0.82个百分点,提高幅度居全省首位。在全省16个市中,人口总规模由2010年的全省第三位(第一、二位分别为临沂、潍坊)上升到2020年的第二位(第一位为临沂1101.84万)。

青岛人口快速增长的数据,既在意料之外,令人欣喜;也在情理之中,有其现实必然。青岛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市人普办”)分析,青岛人口数据的增长可概括为“三大效应”。

首先,是国家战略赋予青岛独特区位优势的“虹吸”效应。十年间,全市发展处于新的历史方位。随着国家首个新旧动能转换试验区、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上合示范区三大国家战略的实施,青岛站在了中国新一轮更高水对外开放的最前沿。随着中央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以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青岛对内、对外双向开放的特征更加明显。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使青岛形成了较强的人口“虹吸”效应。

其次,是青岛加快产业布局和招商引资的“引擎”效应。2017年,我市GDP超过万亿元,经济发展实现历史突破。眼下,我市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投资带动经济工作全链条,以工业互联网串联产业转型升级主脉络,狠抓项目建设,聚力实体经济做强13条重点产业链。在经济持续向好发展,投资实现连续较快增长的同时,由于人口具有很强的产业追随,产业的快速发展无疑成为人口持续增长的强力引擎。此外,经济发展带动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加速了人口从中心城区向新城区转移。十年间,胶东国际机场已建成,济青高铁、青连铁路、潍莱高铁开通,龙青高速、新机场高速一期等道路通车,进出青岛通道更加快速、便捷。城镇区域不断拓展,已开通6条地铁线,城镇辐射范围进一步延伸,城市人口承载力不断提升。

第三,是青岛改善营商环境和放宽人才引进政策的“推拉”效应。尤其是最两年,青岛推动“新官理旧账”,组织干部赴深圳、上海体悟和专业实训,培育干部队伍“市场化意识、法治化素养、专业化能力和开放型气质”。在打造市场化营商环境方面还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之举。以生态思维优化营商环境,激发更大投资热情的同时,也让投资者和创业者纷至沓来。此外,2014年、2018年和期,我市连续多次进行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放宽落户和准入条件,为人口集聚增加提供了政策支持。通过打造政策洼地,构筑人才高地,确保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可以说,这些积极政策形成的“推拉”效应,有力地促进了青岛人口的持续增长。

城镇化率76.34% 区域人口变化明显

对一个城市而言,人口就是城市细胞。细胞活跃,城市才更具活力。

普查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城镇人口768.85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195.31万人,增长34.05%,年均增长2.97%,快于全市人口均增速1.51个百分点。乡村人口238.32万人,比2010年减少59.65万人,下降20.02%。全市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为76.34%,比2010年提高10.53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05个百分点。城镇化水高于同期全国(63.89%)12.45个百分点、全省(63.05%)13.29个百分点。全市市区人口达717.24万人,比2010年增加345.36万人,增长92.87%,年均增长6.79%。市区人口占全市总人口比重71.21%,比2010年提升28.54个百分点。

城镇化率处在高位的直观体现,就是城镇人口稠密,伴随人口集聚度提升,城市服务业需求扩大又会带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因此,可以说城镇化的速度,很大程度决定着新发展格局能否加快构建。

对此,市人普办分析,多年来,全市认真贯彻执行《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认真落实“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的城市空间战略,以中心城区三城联动发展为核心,以市域主要交通干道衔接,构建分工明确、有机联系、功能互补的新型空间与功能体系,打造大都市区城镇化总体格局。同时,全市聚力打赢乡村振兴攻坚战,深入推进“突破度莱西攻势”,加大投资力度,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市区和城镇区域服务保障水提升,人口吸引力、承载力提高,人口和劳动力继续向市区和城镇区域集聚。

十年来,受各区域产业发展、区位优势、政策支持、区划调整、交通设施配套等因素影响,各区域人口规模也发生了较明显变化。西海岸新区增加人口最多,城阳区人口增长幅度最大。人口增加的7个区市分别为西海岸新区、城阳区、李沧区、即墨区、胶州市、崂山区、市北区,分别增加51.10万人、37.24万人、22.49万人、15.89万人、14.47万人、12.29万人、7.62万人,增长幅度较大的4个区为城阳区(50.52%)、李沧区(43.89%)、西海岸新区(36.69%)、崂山区(32.38%)。人口减少的3个区市分别为度市、市南区、莱西市,分别减少16.61万人、5.82万人、3.01万人,减少幅度为-12.24%、-10.68%、-4.01%。

市人普办分析认为,西海岸新区获批第9个国家级新区,中国(山东)自由贸易试验区青岛片区全部位于该区域内。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覆盖我市全域,按照“1个核心区+N个联动区”进行布局建设,核心区位于胶州,这些新台给两区市发展带来新机遇,人口增长明显。同时,城阳区、李沧区等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多条地铁的开通、畅连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实现了人口和劳动力向这些区域加速集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