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是我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的重要工程,主要围绕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升、文化挖掘和业态引入等方面开展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工作。记者从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共计实施老城区更新建设项目25个,其中一季度新开工5个,其余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已完成投资2.48亿元,占年投资比率10%,全部完成预定目标。

加快历史研究成果转化,开展“商贸文化”“老街里”“老建筑”专题研究。开展“里院文化”专题研究,完成100个里院目录整理,梳理名称带“里”里院建筑40余处,整理560栋风貌、文保建筑基本信息。启动大鲍岛区域“里院文化专题研究”项目,推进原住民口述史访谈,形成初步研究报告和展览方案。

名人故居和文博场馆也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触手”。我市研究梳理58处名人故居基本情况;打造里院博物馆,计划近期正式运营;推进“中山路城市记忆馆”布展工作;设计景区旅游路线,制作“老城名街”旅游地图,完成济宁支路等6个里院历史资料宣传资料整理。

为数不少的老建筑是历史风貌的重要载体。开展与民间文史爱好者、街区老住户访谈交流,按照“一房一册”模式整理560栋风貌、文保建筑基本信息,核实中山路周边两平方公里内的文保建筑信息;召开历史城区名人故居工作推进专题会议,确定重点推进19处并跟进摸清房屋产权情况;编辑完成10条道路人文刊物;撰写潍县路项目观摩解说词,设计济宁支路等6处里院历史资料展板。

如今,在总面积28平方公里的历史城区保护范围内,新发展的路线图已绘就,人气、商气、烟火气正在重聚。我市还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全面完成历史城区约93万平方米建筑保护改造,实施16个停车场建设、完成29条风貌道路整治提升、新增4个休闲广场、完成5个片区人才公寓建设,同步开展产业招商、业态调整等工作,推动实现“建筑可阅读、街道可漫步、文化可传承、城市可记忆”。(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