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梵净山:生态文化交相辉映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北纬30度附近,武陵山脉绵延千里,主峰梵净山雄奇秀美。置身山中,满眼绿色让人陶醉、心灵畅然。

贵州省梵净山7月2日在巴林麦纳麦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至此,中国已拥有53处世界遗产。

梵净山何以成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记者采访发现,这与其优良的自然生态高度相关。良好的生态背后,是人们对梵净山持之以恒的保护、孜孜不倦的善待。而这些,又以释放生态红利的方式滋养着这里的人们。

作为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生态系统内保留了大量古老孑遗、珍稀濒危和特有物种,拥有4395种植物和2767种动物,是全球裸子植物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东方落叶林生物区域中苔藓植物最丰富的地区。

“早在2013年就提出申遗目标,如今5年多努力,终于如愿以偿。”铜仁市申遗办负责人表示,世界自然遗产是非常特殊和特别的,有着苛刻的审核标准,必须是对整个世界有价值的东西才会被纳入世界遗产。

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认为,梵净山是珍稀濒危动植物珍贵的栖息地,古老孑遗植物的避难所,特有动植物分化发育的重要场所,黔金丝猴和梵净山冷杉在地球上的唯一栖息地,水青冈林在亚洲重要的保护地,理应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新成员。

在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一群森林保安及护林员,他们放弃节假日,数十年如一日守护国家的珍稀动植物,与大山为伴,与动植物为伍。

梵净山管理局冷家坝管理站森林保安副队长杨政海介绍,森林保安、护林员每月至少进行3次以上重点巡查,每次巡查3至5天。重点巡山时,工作组全体森林保安及护林员都要出动,对珍稀动植物分布区域进行逐一排查、监测。同时,劝阻各种野外探险、旅游活动,制止盗猎等犯罪行为,确保林区安全。

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党委书记杨劲松介绍,近年来当地加大林业行政执法力度,加强野外巡护力度,严格查处各类林业行政案件。此外还推进科研监测和宣传教育,先后与多家单位开展志愿者合作、生态宣传教育、森林群落样地调查等活动,让生态文明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申遗工作中,当地政府也明确:“凡是涉及提名地和缓冲区范围内的一切建设项目,一律不立项;凡是对梵净山生态环境保护可能有影响的行为,一律严格管控”。

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表示:“我们将以梵净山成功申遗为新起点,严格履行《世界遗产公约》,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着力加强自然遗产地保护的法制、资金、人才和体制机制建设,持续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人类珍贵的世界遗产,为维护全球自然资源多样性、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华社记者向定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