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众所周知,由于晚清朝廷的愚昧决策,导致我国在科学技术上落后西方国家百年,直接造成了近代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屈辱历史。
其实,后来清廷的愚昧早在当初康熙帝在位的时候就埋下了伏笔。2004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一场大型的"康熙大帝展",里面展示了很多当年康熙的私人物品。令人惊讶的是,康熙珍藏的宝贝中,竟然有物理实验器材和望远镜,地球仪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手摇式计算器,备受瞩目。
原来康熙大帝还在的时候,清朝就已经出现过西方工业革命和科学革命的产物。但为何一直到慈禧,清朝的科学技术仍然还是一片空白呢?这一切,还是得从康熙帝说起。
康熙,本名爱新觉罗·玄烨,顺治之子,清朝第四位皇帝。他称得上是清朝功业最大的君王,在位61年,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噶尔丹,内修政治,外拓疆土,开创了整个"康乾盛世"。不过,作为这样一位明君,康熙却对科学提不起丝毫兴趣。而关于清朝任何的历史文献里,都没记载过哪位皇帝对科学有半点追求。
虽然康熙不爱科学,但他却喜欢数学。有位法国传教士洪若翰就曾记录了这一点,他当年远渡重洋来到大清,几次进宫后,发现康熙对数学和几何十分感兴趣。而他进宫就是为了给康熙上数学课。
洪若翰称,康熙只花了4天时间就测量出了太阳子午线的高度。凡事数学造诣很高的外国人,都受到了康熙的热情款待。其中,有一位法国数学家凡尔登,针对康熙对数学的兴趣,投其所好,给他带来一台手摇式计算器。
见到计算器的康熙大喜,重赏了凡尔登。康熙不但自己活学活用,还教起了自己的儿子胤礽。等到胤礽学会使用计算器后,康熙严肃地对他说"勿为汉、蒙所学"。
原来,康熙把数学当作是皇室独享的特权,他认为这么先进的科学要是让汉人和蒙古人学到了,不但让数学失去了皇家高贵的魅力,还容易为他们所用,将来危及清朝的统治。于是,他在位期间,数学只是流传于皇室间的一种贵族脑力运动而已。
这是典型的愚民政策,也是清朝之所以落后世界的本质原因。所以,等到19世纪中期,洋人的洋枪洋炮轰开了我国国门,而我国老百姓还在讲什么忠君爱国,拿着冷兵器就跟人家火拼。殊不知,人家早在康熙帝那会就开始发展科学技术,等到鸦片战争打响时,已经领先我国100多年。
康熙帝对科学技术自私的态度不但间接毁灭了清朝,还为后人敲响了警钟。而科学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成为私人的珍藏,只有更多的分享给他人,人类社会才会永远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