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后妃下·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宪宗懿安皇后郭氏,尚父子仪之孙,赠左仆射、附马都尉暧之女。母代宗长女升平公主。"

说起古代的婚姻制度,我们第一反应是一夫多妻制,要么是一妻多妾制。除了夫妻制度,我们最常听说的就是表兄妹结婚,在中国历史上,这种情况是非常常见的。那个时候的人觉得表情家是知根知底的,而且两个孩子也是从小一起长大,再加上有些家族为巩固或者扩大产业,两家结为亲家,更是亲上加亲。

古代近亲结婚的例子


(资料图)

历史上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在汉朝时,汉武帝刘彻和陈皇后就是表兄妹。陈皇后的小名叫阿娇,她的母亲是刘彻的姑姑馆陶长公主刘嫖,父亲是堂邑候陈午。陈家是汉朝的开国功臣,在朝廷的分量也是举足轻重,所以阿娇从小就颇受窦太后(馆陶长公主和汉景帝刘启的母亲)的喜爱。所以阿娇经常进宫玩耍,和刘彻等皇子从小一起长大.有一天,馆陶公主进宫,看到刘彻,觉得非常乖巧可爱,就逗他,问他长大了娶媳妇要取什么样的。刘彻满不在乎的说他谁也不要,正好看到阿娇走过来,就指着阿娇说只要她一人,以后娶到阿娇的话,给她建造一座金屋子专门让她住。看刘彻认真的模样,馆陶长公主忍不住笑了,后来这件事被传开,之后还有了"金屋藏娇"的典故。

在汉武帝之前,汉朝开朝不久,太高祖刘邦驾崩之后,吕太后为巩固和维护自己的权利,将自己的亲外孙女张嫣嫁给当皇帝的儿子,那个时候的张嫣才十多岁还未及笄,这都不算是表兄妹了,是舅舅娶了自己的侄女。到了宋朝,我们的大诗人陆游也和他的表妹唐婉儿有一段浪漫的爱情,最后因为唐婉儿一直未能生育,陆游的母亲强行将他们拆散,陆游只能赋诗写词来表达遗憾之情,《钗头凤·红酥手复》这首词就是陆游为他的表妹唐婉儿写的。

从这三个例子可以看出,古代是提倡近亲结婚的,可是现在社会,表兄妹结婚是乱伦,而且近亲结婚的后代容易产生智障低能儿或者其他疾病。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就此还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条文,在三代之内不能近亲结婚,所以现在才没有表兄妹结婚的现象。可是古代流行近亲结婚,却为何很少生出智障儿?其中原因是什么?看了很多相关资料才只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同行表兄妹不能结婚

古代很喜欢近亲结婚,还有个原因是为了保持血统的纯正,尤其是在清朝的时候。但这种情况通常都只发生在表亲之间,一般都是表哥娶表妹,几乎没有堂兄妹之间成亲的。表亲又分为母系表亲和父系表亲,"姨表"和"舅表"是母系一支,"姑表"起父系一支。在很早的时候,先辈们就规定了"同姓不婚"的婚姻制度,在他们看来,同姓的都是本家,身上流的都是一样的血液,如果同姓结婚,是不伦的,会影响种族繁衍和后代成长的质量,是大逆不道,不孝的行为,是万万不可行的。《左转》里也曾记录到"男女同姓,其生不蕃"。

可能大家也会疑惑,古代信息不发达,人们会遵循制度执行吗?放心,那个时候的人们自由办法。如果有人违反了制度,首先宗族的人会惩罚他们,路人或者其他左邻右舍也会谩骂说道,同时官府还会对他们处罚。唐朝同姓结婚会入狱两年,明清时期变成了杖责双方各六十,而且双方必须离异。正式因为这些规章制度和繁文缛节,古代没有同姓结婚的,所以不会产生有缺陷的孩子。

二、宗族允许处理掉有缺陷的孩子

古时候对家族的名声特别看重,尤其是有名望的大家族。如果家族中出生有缺陷的孩子,宗亲会狠心将其处死,如果有些好心的,会将孩子送走,或者悄悄抚养。因为古代的医疗水平不高,很多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夭折了,一般有缺陷的孩子也活不长,小一点的就几个月,大一点的就五六七八岁。所以那个时候宗族要处理先天不足的孩子,或者是让不能省会的夫妻离异都是被大家许可的。

还有一点就是缺陷孩童被处理之后也没有相关资料记载,夭折的孩子也一样。不说平常百姓了,就是皇宫内,皇帝的众多子女也有部分夭折的,史料都不一定能记载,所以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我们自然也查不到古代因为近亲结婚导致的后代有缺陷的痕迹。

三、近亲不一定有血缘关系

我们都知道古代多是一妻多妾的制度,小妾所生的孩子都会叫正妻做母亲,都算做正妻的孩子,那小妾的孩子和正妻的侄儿侄女也算是表兄妹,但是他们却没有血缘关系,如果他们成亲的话,虽然名义是表兄妹,是近亲,但成亲之后生育的后代是不会有任何影响的。另外有一些二婚重组家庭,双方都有孩子,但孩子之间是没有血亲的,这样也不会对后代产生影响。

结语

虽说近亲结婚也不一定会产生有缺陷的后代,这都是概率问题,但是我们也不提倡近亲结婚,毕竟概率不是零风险,孩子有缺陷也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对孩子本身以及双方的家庭都是不小的负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