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里天寒地冻,一些人喜欢在此时小酌两杯,暖身御寒,颇有文人雅士之风。


【资料图】

但这种方法真的合理吗?

真相是:喝酒不仅不能驱寒,还更容易让人受寒。

1—The first—

喝酒为什么感到“暖”?

酒精会引起血管扩张,尤其是皮肤下的毛细血管。

喝酒后,输送到皮肤表面的血液量增加,从而让人感受到热量。也正是因为血管的扩张,所以人们喝酒后会面色潮红。

但人体面对低温气候时,会天然地选择收缩血管,减少流向皮肤的血液,以保持身体的核心体温。

喝酒带来的血管扩张却阻碍了人体自然的防御措施。

在冬天小酌一杯,或许会因为额外输送来的血液而让皮肤变暖,达到驱寒的目的,但冷空气会迅速使血液冷却下来。

当热量挥发后,毛孔张开,会更容易受到寒冷的侵袭。

另外,喝酒后,皮肤感受到热量,会给大脑发送错误信息:“我现在很热”,从而做出降温的举措。

血液涌向皮肤,带来热量,让人开始流汗,更进一步降低核心温度

加上酒精对人的认知能力的影响,情况会变得更糟。

因为皮肤仍然保持着温度,喝酒的人甚至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体温正在急速下降,这让在冬天饮酒变得更加危险。

除此之外,酒精还阻碍了身体尝试获取热量的另一个途径——发抖。

发抖会让肌肉在短时间内不断收紧和放松,相较于待着一动不动,这会促使肌肉运动而产生热量,让人感到温暖。

在冬天喝酒则会降低身体的调节能力,抑制颤抖的本能,让人在寒冷时无法保持温暖。

2

—The Second—

喝酒“暖身”更伤肝

冬天不要贪念酒精带来的“温暖”。

不仅会更冷,还有不小的危害,而肝脏是最受伤的一个。

要说酒精对肝脏的危害有多大,程度是不亚于痛风人群吃海鲜的。

酒精对于肝脏是具有直接的毒性作用的,摄入体内的酒精会在肝脏内进行代谢,干扰脂类、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正常代谢,加重肝脏的负担,影响肝脏的解毒功能。

不仅如此,还有一类人群需要时刻警惕酒精摄入,尽量避免在冬天喝酒,那就是脂肪肝人群。

脂肪肝患者本就是一群肝脏功能受到了损伤的人群,一旦摄入过量的酒精,就会更加严重影响肝细胞的再生功能和自我修复功能,从而导致肝细胞发生坏死或者其他的病理变化,进而出现肝脏纤维化,时间长了更有可能转变成肝硬化、肝癌等。

冬天喝酒取暖是酒鬼们找的借口。

要想保暖,就老老实实穿上秋衣秋裤,同时还需要补充热量,吃一点巧克力、糖果等快速提供热量的食物,而不是喝酒。

如果实在馋酒,一定要记住浅尝则止,小酌怡情,切莫贪杯哦!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