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保定市商贸物流产业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构建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打造国家商贸服务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及快递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特色产业物流产业集群,产业网络化、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水平全面提升
【资料图】
本报讯(通讯员邱恩宇 刘佳)2月23日6时,晨曦初露。位于高碑店经开区的首衡智慧冷链物流园里已是一派繁忙。成排的冷链运输车开始装货,运送货品的三轮车在园区内来回穿梭。
干了十几年物流工作的谢季,有条不紊地指挥着十几名伙计快速装车。一箱箱海产、水产、禽类、预制菜等冻品被分门别类装进车厢。今天的目的地是北京新发地、房山、大洋路等地的8个市场。“这几年,首衡交易中心真是一年一个样儿,业态越来越多,货品越来越全,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边忙边聊,老谢打开了话匣子。
首衡高碑店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产业疏解中首个落地运营的项目,是京津冀地区的“菜篮子”。作为保定市商贸物流产业“链主”企业,也是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保供企业,首衡打造了以食品产业为主轴的商贸物流全产业链体系。
2022年,物流园区入驻商户已达8400余户,实现果蔬交易量1620万吨,交易额突破119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园区不仅保障了京津冀地区农产品安全稳定供应,更让3万余名外来在京人员来到高碑店安家落户。
商贸物流,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在稳定经济、促进生产、拉动消费、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东风,依托保定区位空间和交通成本优势,9年来,全市商贸物流产业驶入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构建环京津一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打造国家商贸服务型、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及快递物流、装备制造业物流、特色产业物流产业集群,设立京港澳、京保雄共同配送及陆海联运、陆空国际联运物流通道,“一环”“两枢纽”“三集群”“四通道”的现代物流空间布局形态立体呈现,产业网络化、协同化、标准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和全球化水平全面提升。
产业主体“立”起来,产业链条“活”起来。立足县域特色产业,依托产业集聚区,箱包、服装、农产品批发等专业物流市场“摇身一变”,培育成为生产服务型物流园区。商贸集聚区、大型专业市场、城市消费品市场也相继“升级”,成为可以提供仓储、干支联运、分拨配送等物流服务的商贸服务型物流园区。依托铁路、公路“先天优势”,陆港型物流园区、交通枢纽型物流园区应运而生。发挥邮政快递枢纽支撑作用,打造全球性国际邮政快递枢纽集群。
产业规模持续壮大。农产品物流、中药材物流、汽车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快递物流等“大物流”产业体系迅速崛起,规上企业总营业收入达到42亿元。
现代信息技术全场景融合应用,为物流产业数字化转型按下“快进键”。通过推进智慧物流园区、港口和重点项目建设,推广智能标签、自动导引车(AGV)等系统装备,创建高端标准仓库、智能立体仓库,智慧数字物流雏形初现。推进自助提货柜、智能生鲜柜等设施进社区,让配送末端更智能。探索应用标准电子货单、发展智慧业态,实施全场景、全链条、全用户、全品类数字化改造,未来“无人”物流也许不再是梦想。
畅通“大动脉”,改善“微循环”,流通网络在持续优化。通过加强城乡物流服务网络与国家物流枢纽衔接,提升干线物流、支线物流和终端配送效能。深化“邮政在乡”和“快递下乡”工作,推动“快递进村”“快递入区”,补齐城乡寄递末端短板。优化全市公铁货运枢纽为主、公铁(海)联运为辅的运输模式,推进海铁多式联运,时效更强、成本更低,还更绿色、低碳。
冷链物流迈出“新步伐”,建起民生保供“大冰箱”。通过建设产后预冷、贮藏保鲜、分级包装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推动冷链物流企业打造“田头+直销+网络”的多层次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体系,实现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服务全程化。培育发展直供大型电商、连锁商贸企业和消费终端的冷链服务网络,推广“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冷链物流服务模式,让老百姓的“菜篮子”“肉案子”“奶瓶子”更新鲜、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