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人对艺术品的喜爱仅停留在欣赏层面,而在河北,则有一群民间艺术家更进一步,从喜爱、欣赏进阶到亲自上手,更进一步到热爱、精通,正应了那句“高手在民间”。在这个生机勃勃的春天,来看这群来自河北的民间高手大秀技艺!


(资料图片)

雕琢30余年,河间农民刻瓷走向世界

今年50岁的侯汉鹏是河间市龙华店村农民,只有小学文化的他自幼酷爱绘画。1991年,侯汉鹏到北京拜望伯父期间,第一次接触到刻瓷艺术。那时正值他报考美术院校落榜苦闷彷徨之际,自此便与刻瓷结下了不解之缘。

侯汉鹏和妻子合作刻瓷。燕赵都市报资料片

初试刻瓷,“屡败屡战”。最初,侯汉鹏偏向于着色刻瓷,这种刻瓷色彩明丽,造型柔美,但怕腐蚀、抗老化性差,不能长期接受强光“刺激”。之后,他便开始琢磨无色刻瓷的雕琢工艺,完全靠瓷器本身的黑白灰进行造型。一年又一年,侯汉鹏用微薄的收入支撑着事业,坚守着梦想。

侯汉鹏的刻瓷作品。燕赵都市报资料片

转机出现在1998年,那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侯汉鹏参展的一幅人物肖像刻瓷作品荣获金奖。他的刻瓷技艺博采众家之长,不用任何颜料,靠雕刻深浅描形状物,将复杂的色调收纳在纯粹的黑白之中,自成一格。同时,他注重刻瓷与木雕的结合,两者相映成趣,极具古典张力。此后20多年里,侯汉鹏的作品先后被国内外爱好者收藏。2016年,他被评为沧州市刻瓷艺术非遗传承人。

为让更多人了解传统刻瓷艺术,2020年,侯汉鹏在龙华店村修建刻瓷博物馆。他说:“这一辈子,我只做了刻瓷这一件事,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

唐山民间八代人百年传承手工唢呐演奏和制作技艺

在唐山市丰南区李富庄村,有一个唢呐世家,自清朝光绪年间便开始演奏和制作唢呐。李晓盼是家族第八代传人,在他心中,电影《百鸟朝凤》就如同他们家族的真实写照。

俗话说,“唢呐一响,黄金万两”,在如今的互联网语境下,唢呐已经成为公认的“乐器之王”。然而,对于大部分北方人来说,这种传统的民族乐器主要在农村红白喜事上出现,吹唢呐“没前途”“太土了”等刺耳的声音经常出现。李晓盼也曾因为这些质疑放弃过唢呐,转而玩西洋乐器,但一段时间以后,才发现自己还是扔不下唢呐。

李晓盼在手工制作唢呐。吴琼 摄

李晓盼在学习唢呐演奏技艺的同时,潜心研究唢呐制作工艺,并成立宫乐坊。制作唢呐工序并不简单,从一块方木到制作成一支唢呐,需要经过选料、打磨、扩内膛、钻孔、校音等诸多步骤。木制手钻、锉是其常用的制作工具,笙是其调音的重要乐器,而唢呐制作最关键的就是校音,每件乐器都至少有数百次的调试,来让音色更精准,李晓盼父子经常一人吹笙、一人调唢呐音,搭配着干。

如今,李晓盼制作的唢呐做工精良、音色精准,适用于不同地域的不同风格,不仅在国内多地畅销,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下一步,李晓盼还想去学校举办公益培训课,向孩子们传播这个传统民族乐器,提高唢呐的普及率。让更多人听到唢呐的声音、了解它的真实和魅力是他永远追求的目标。

“拙中见巧,俗中见雅”,辛集小小农民画绘出“大乾坤”

王小俊是辛集市天宫营乡王下村村民,务农之外,她还是一位农民画创作者。从1988年开始接触农民画至今,她画了近40年,用2000多幅作品讲述农村故事。1988年,王下村成立了女农民画社,村里50多名妇女聚在一起切磋画艺,共同创作。画社的成立让王小俊看到了农民画创作的未来。

2月10日,王小俊在家中创作农民画。 河北日报记者曹铮摄

年轻时,王小俊只用一张红纸、一把剪子,不用预先画图案,就能轻松剪出各种花色的精致剪纸。在她39岁那年,辛集市文化馆来了一位老师,召集王下村有绘画和剪纸基础的村民一起学习农民画。王小俊一下子就迷上了,从此,她一头扎进农民画学习创作中。

如今,王小俊家中摆满了色彩艳丽的农民画作品,内容从碾子到锅贴饼子,从晒麦场到养鸭人家,从元宵节庆到二十四节气,画面都散发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墙上、桌上、画案上,入眼处皆是暖色调,作品造型夸张、色彩明快,不讲透视、不循比例,“拙中见巧,俗中见雅”。

2月10日,王小俊介绍王下村农民画墙画作品。河北日报记者 曹铮 摄

随着优秀作品不断诞生,王下村的农民画创作渐渐闯出了名堂,还曾走出国门,到美国、法国、德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出。2006年,辛集农民画被列入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19年,王下村的“王下农民画研创推广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后,每到农闲时节,十里八乡喜欢绘画的农民们都会聚到这里,用画笔切磋技艺。

沧州58岁门卫自制刻刀,雕灵趣摆件

在沧州市新华区一家单位门口的警卫室里,58岁的门卫马爱军坐在窗前一手抱着块木头,一手握着刻刀闷头雕刻。1角硬币大小的金蝉、徜徉在松林间的仙鹤、密林中若隐若现的小屋……这些灵动萌趣的雕刻作品都出自他手。

9年前,第一次用红木雕刻一个手掌大小的“鱼化龙”烟嘴的时候,马爱军沉浸在木头与刻刀的“博弈”之中,都没发觉时间是如何溜走的。他与雕刻颇有些“相见恨晚”。为此,马爱军用钢板自制了20多把大大小小的刻刀,一头扎进了雕刻的世界里。

9年来,靠着自制的刻刀,马爱军将脑海中的画面“搬”到木头、核桃、橄榄核上,赋予了它们新生命。

民间艺术是星光璀璨的艺术世界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民间艺术的发展、壮大与传承离不开民间艺术家的存在。他们用如春天般丰沛的创造力、不竭的生命力,进一步丰富了既有的艺术版图,真正诠释了什么叫作“始于兴趣,终于坚持,成于热爱”。

(综合自沧州晚报、燕赵都市报、中国新闻网、河北新闻网,编辑赵少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