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概述
自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提出“案-件比”指标以来,这一指标逐年优化并且趋势明显:2019年至2021年分别为1∶1.87、1∶1.43、1∶1.15,2019年至2021年同比分别减少0.02个、0.44个、0.28个点。
据统计,这相当于逐年压缩了约3万个、41.2万个、45.2万个空转程序、内生案件。另,2022年1月至9月,较去年同期压缩了5.8万个空转程序和内生案件。
(相关资料图)
数据分析
“案-件比”推动检察办案
效率提高、环节减少
从各地情况来看,“案-件比”中的“件”基本下降到一个较低的区间。最高检案件管理办公室主任申国军介绍,2022年1月至9月,各地“案-件比”均在设定的1∶1.33通报值之下,且地区差距逐渐缩小:2018年,各省之间“件”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0.86个点,2022年1月至9月相差0.19个点。
“案-件比”指标给办案质效带来了怎样的变化?申国军表示,最直观的就是检察机关办案效率提高,办案周期缩短、办案环节减少。从办案时长上看,2021年一审公诉案件审查起诉办案时长较2018年减少约4天;从办案环节上看,2022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退回补充侦查、延长审查起诉期限分别占同期需要办理案件的比例较2018年分别减少26个、35.9个百分点。
2022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提前介入率、逮捕提出继续侦查意见率、自行补充侦查率较2018年分别增加12个、62.4个、9.1个百分点。“引导侦查取证占比大幅增加,反映出承办人将办案工作前置,积极开展引导侦查取证工作,并且通过自行补充侦查,更好地完成证据的收集、固定和加强工作,以减少后期退回补充侦查、延长审查起诉期限等诉讼环节,有效提升办案质效。”申国军说。
此外,“案-件比”对公安、法院的辐射效应初步显现,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案件、延期审理案件、二审案件数量下降。据介绍,2022年1月至9月,全国检察机关办理公安机关提请延长侦查羁押期限人数占审查起诉人数的比例较2018年减少了1.1个百分点;检察机关起诉案件质量的提升,也带动了法院审判质效的积极变化,2022年1月至9月,法院决定延期审理案件占起诉案件的比例较2018年减少0.4个百分点。
数据评价
最大限度避免
不必要的程序倒流
“以‘案-件比’为核心的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检察工作中的活学活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吴宏耀认为,在“捕诉一体”改革的背景下,建立以“案-件比”为核心的案件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强化办案检察官的责任意识,督促其养成“精密司法”的办案习惯,争取在案件的早期阶段就把工作做到极致,让刑事诉讼法定程序的“例外规定”成为真正的例外,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必要的程序倒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