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长上岛啦!”清晨,第一趟渡船到达石板沙村,在村口喝茶的村民跟民警李健祥远远打了声招呼。
(资料图)
睦洲镇是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一座疍家水乡,因村民世代和睦相处而得名。千百年来,村民出行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渡。早几年,个别村干部被黑恶势力染指,村委会成了“一言堂”,村里人心惶惶。夜色一暗,家家户户洗脚上岸,大门紧锁。
钥匙在村民手里。
睦洲派出所70位警辅人员乘船搭渡上万次,敲开了数千户村民的门,听他们拉家常,帮他们解烦恼。几年下来,警鞋走遍了镇里每一个角落,也走进了每一位村民的心里,超千名村民走出家门加入义警队伍,跟民警一起守护平安家园。
如今睦洲刑事治安警情较三年前大幅下降七成,2022年睦洲派出所获评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那些警民鱼水情深的故事又在镇上流传开来。
平安渡
警鞋踏上渡船,来到千家万户“家门口”,时刻有警察在身边就是村民最大的安全感。
睦洲派出所位于睦洲圩镇中心,如果不考虑误船的情况,到达最远的村至少要一个半小时。民警处警时间长,村民求助路程远,一直是道难题。
为了能在问题出现时,第一时间到达村民身边,睦洲派出所在15条村建立起驻村民警工作室,将过半数警辅人员派驻到村里。
也正是从这时起,李健祥成为石板沙村的驻村民警,开启了每天4趟渡轮的生活。
刚开始,村民们对这位来客并不在意。
石板沙村是西江下游一个江心小岛,乘着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这里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每天上岛的游客络绎不绝。比起驻村民警,村民更关心租出去的鱼塘能不能涨价、黄沙蚬怎样卖得更好。
怎么让村民尽快认识自己呢?李健祥下了“笨功夫”。他一户户敲门,用将近一年的时间把岛上1300多位常住村民全部拜访了一遍。有人留下了他的电话,有人跟他闲聊家常。
郑顺利和郑以文两兄弟是岛上的村民。父亲去世后,他们分得了相邻的两间房子,但对于中间隔着的两平方米土地,父亲并没有留下明确的遗言。两兄弟为此吵了好多年,即使到了团圆佳节,两家人也再不往来。
一次争吵中,大哥动手把弟弟打得头破血流。邻居想起驻村民警,赶紧找来了李健祥。
“如果父亲还在世,知道你们闹成这样,他会多伤心。”听到李健祥的话,情绪激动的两人沉默了。
通过背对背交谈,他得知兄弟俩从小就暗自较劲,想要成父亲最喜欢的儿子。原来,他们想要的不是土地,而是背后承载的父亲的爱。
李健祥决定把兄弟俩约出来一起聊聊。
“一世人两兄弟,亲人变仇人,值得吗?”李健祥首先开口,打破了僵局。之后,兄弟聊起小时候跟父亲的回忆,从小结伴成长的快乐又涌上了心头。那片小小的土地,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
如今,李健祥已经成为岛上无人不识的“红人”,乡亲们的家里事、邻里事都爱找他商量。一年下来,全村大大小小上百起矛盾纠纷,都在岛上就地化解。
连心渡
警鞋更频繁地踏上渡船,来到村居结对共建,一座“连心桥”暖了百姓心。
“今年没有分红发,肯定是你们这些村干部贪了!”2020年7月刚回到龙泉村的时候,张坚平没想过工作阻力会这么大。
就在两天前,龙泉村原村委会主任高某周等人因涉恶被公安抓捕,村务陷入了停摆,连村口的新牌坊也不得不暂时停工。
在镇党委的组织下,包括张坚平在内的7名农村党员,被召集了回来担任新的村“两委”。他们首先要面对的就是上千万元的欠账——早几年,高某周通过非法转让土地使用权、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犯罪,获取了大量非法资金用于村民分红,笼络人心。
而特意辞去了城里工作,返乡担任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张坚平却“里外不是人”:一边是没了分红的村民对他指手画脚,一边是遭遇过黑恶势力打压的村民有口难言。
2021年正值新冠疫情,社区民警防疫和反走私任务艰巨。时任派出所所长黄伟锋意识到:“警力有限,民力无穷,我们要发动更多群众一起帮忙。”
睦洲镇共有35个治理网格,派出所提出,按照“一格一警”的配置,将社区警务与基层党组织进行结对共建,打造义警工程。
当时基层党组织较为薄弱的龙泉村成为了第一批试点村。
睦洲派出所副所长刘勇是龙泉村的驻村民警,他在民主生活会上提议:“先让治保队加入义警队,给村民亮出村干部的新形象。”这个想法与张坚平不谋而合。
就这样,龙泉村治保队成为了义警分队第一批队员。按照“一民警带一辅警带一支义警队伍”的要求,刘勇帮义警队员换上了荧光黄色的睦洲义警马甲,“手把手”教他们快速处置各种突发情况,拆解矛盾纠纷。
“你看,平仔和警察在一起巡逻!”当英姿飒爽、面貌一新的义警队出现在村民眼前,瞬间成为了村里的新鲜事。
开早餐店的张秀明打110,说有人在店里闹事,义警不到5分钟就赶到现场,把醉酒大汉安抚了下来。张祝和的三轮车失控溜进了水塘,两位义警找来小船和绳子,划入水中把三轮车拉回了岸上。村里的老人想打疫苗,村干部和义警就当司机,挨个把他们接送到卫生院。
这些事情大家看在眼里,也记在了心上。他们明白,这届村干部跟以前的不一样。
现在,龙泉义警分队已经从原来的四五人,陆续壮大到12人。村干部跟村民的关系越来越亲近,张坚平觉得当初回村的决定,是对的。
春节将至,新牌坊的修建工程又重新开动了起来。张秀明和姐妹们紧锣密鼓地排练广场舞,为“村晚”表演作准备。“那种全村一条心的感觉又回来了!”
幸福渡
越来越多“警鞋”踏上渡船,幸福在水乡里,也在渡船上。
千禧年的时候,曹建华从云南退役,满怀雄心壮志,回到四川老家创业。然而,理想和现实有些距离,几年后,他不得不接受创业失败的结局,坐上了南下广东的火车,打工谋生。
辗转几番,他在睦洲新沙工业园找到了一份保安工作。虽然嘴上说着职业无分贵贱,但他心里知道,很多人瞧不起保安。每次过年回家儿子问起他的工作,他总是闪烁其词。
一则招募帖改变了他的生活。
睦洲乡镇经济发达,全镇有各类企业300多家,外来人口频繁流动为经济注入了活力,也给治安管理带来了挑战。得益于义警在村里成功落地,睦洲派出所将这种模式推广到企业,让更多人“成为”警察。
曹建华所在的江门市海森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报名成立了第一支企业义警队。
“爸爸当上义警了!”领到义警队马甲那天,曹建华第一时间给儿子打了个视频电话。
经过派出所系统的培训,曹建华和队友们熟练掌握了风险排查、纠纷化解、普法宣传的措施和技巧,社会治理这件事成为了他们的“厂里事”“家里事”。
曹建华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厂里发生劳资纠纷,他耐心跟工友解释劳动法;巡逻时发现厂区周围有可疑人员出没,他拿出视频对讲机连线派出所值班室;公司开展反电信诈骗宣传,他带头给大家派发宣传单张。
“但我心里比任何时候都更踏实、更幸福。”曹建华感觉到,那种久违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又回来了,胸前“睦洲义警队”五个大字,让他想起了那些冲锋陷阵、保家卫国的日子。
曹建华觉得,自己只是换了一身衣服、换了一个角色在守护人民。
截至目前,睦洲镇已经组建起61支、合计超过900人的义警队伍。他们当中有党员、退役军人,也有老师、工人、村民,在村头巷尾的榕树下、在放学时间的校门外、在江边渡口的反走私值守点,都有他们忙碌的身影。
跟随着70双警鞋的脚步,越来越多人以爱为渡,以警之名,守护心中的“和睦之洲”。
“一条涌仔湾又湾,水干水大水连环……”夕阳西下,渔人载歌而归,隔岸对唱的咸水歌惊动了江水,村民的心又连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