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项羽作为秦末的诸侯霸主虽然称不上雄才大略,但是也绝对不会再分封十八路诸侯的时候苛待自己。封疆裂土可以传子孙的关键时刻,项羽绝对是深思熟虑后作出的划分。并且在小编看来还是很有道理的,统筹兼顾了很多因素。如果不是刘邦的异军突起,没准秦末的分封能够绵延百年。可以历史大势浩浩汤汤,历史选择了大一统成为主流。那么计划赶不上变化,坚持分封小富即安的项羽最后败给了雄才大略有统一执念的刘邦。这才由刘邦统一楚汉,开创大汉王朝四百年的国祚。所谓时也运也命也,我们来详细分析一下项羽分封时期的精打细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的历史背景

秦朝末年二世昏庸,赵高把持朝政实行严刑酷法荼毒世间。陈胜吴广一举"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点燃了秦末反秦的烽火。陈胜、吴广建立张楚政权,早已蠢蠢欲动的六国贵族纷纷响应起兵复国。

项羽、项梁叔侄扶保楚王后裔熊心为楚王起兵,打出了复立楚国的大旗;田儋田横、田荣也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打出复立齐国的大旗;魏宁陵君魏咎咎和魏豹先后称魏王,打出了复立魏国的大旗;赵国贵族后裔赵歇在张耳、陈馀的拥立下称赵王,重建赵国;韩成灾张良的辅佐下重建韩国(此时刘邦还在沛县当乡长);燕国人韩广本来是被赵王派到燕地经营,但是风云际会之下韩广被燕人拥戴称燕王。至此,无论实际情况如何但是六国都声势浩大的宣称已经复国了。如下图所示:

当然像后来的张耳、英布、刘邦、吴芮等等诸侯很多很多。当时秦朝的两个重兵集团一个在北部防御蒙古,随着蒙恬和扶苏被矫诏鸩杀群龙无首战斗力下降很快;南方的平定南越的军团被赵佗隔断五岭自立。所以秦末诸侯类似项羽和刘邦等无后顾之忧得以顺利的和秦军斗争。

到各路诸侯在楚怀王的大旗下约定先入咸阳者王之下,秦朝的国祚进入了倒计时。当秦朝被灭,项羽烧杀抢掠一番后各路诸侯都到了排排坐、分果果的时候了。如果仅仅分封六国,项羽还得在楚王门下不但项羽不乐意六国以外的诸侯也不乐意。其他诸侯也要地盘列土分疆传之子孙。

所以项羽越过楚怀王实施了分封,《史记 项羽本纪》记载: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

项羽深思熟虑后分封的结果

参与分封的是项羽和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刘邦、英布、张耳、共敖、吴苪、韩广、臧荼、司马卬、申阳、魏豹、赵歇、田都、田市、田安、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些诸侯分为三类:一类是平民起义领袖;第二是六国遗留的贵族或者王族;第三十原来秦朝投降加入起义军的官吏。

按照项羽的说法,这天下应该按照功劳来分。"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因为只有这样项羽才能因为战功分的更多的地域。说消灭秦朝的是我项羽和大家的功劳,所以我们要先分地称王然后才轮得到目前称王的旧王(像赵歇和田荣等人都只能分了很小地域甚至没有地盘)。

项羽这么分明显就是不安好心,他把原来的六国划分为更多的分数(因为诸侯太多)。原来的旧王手中的地盘都被划分出了大部分给了其他诸侯,这样六国的旧王和占据自己故土的新封的诸侯王就有了深刻的矛盾。这就是典型的两桃杀三士的套路。卧榻之旁启容他人酣睡,彼此都看着不顺眼。而有些功臣比如齐国的田荣和赵国的陈馀都没有地盘,虽然他们也处于高位但是心里也很不满。所以矛盾重重才有利于诸侯之王项羽的左右逢源。

当然项羽不要六国富庶的旧地比如关中、河北等地也是有道理的。那是人家原来其他旧国的土地,六国遗民心向故国的情分犹在。况且六国贵族也会激烈的反对,即使自己占据了更好的地方也站不住脚。还不如自己以家乡会稽为核心的包括南阳郡、泗水郡、会稽郡十郡,占得地盘最广也很富庶(按功劳划分地盘,他的是诸侯之王功劳最大所以地盘最广)。一方面兼备了西楚的故地,赢得子弟兵的拥戴;另外一方面也占据河南大部的富庶之地满足了粮饷保证。境内辖区物产丰饶,河水充沛(长江、黄河都是下游平缓富庶)。

至于说汉王刘邦的地盘虽然是天府之国比较富庶,但是从后来的刘备以及五代的前后蜀国来看地盘封闭地形复杂。周边都是高山峻岭,很容易被困死成为割据势力。所里历史上蜀汉才会有数次北伐,妄图冲破地理环境的桎梏但是却失败了。

所以说谁说项羽只是一个莽夫,在这么多原因的基础上划分诸侯可谓面面俱到。绝对不止什么衣锦还乡这点考虑,所以项羽是被低估的霸王。

小结:

虽然项羽打算的挺好,但是历史大势还是选择了大一统的潮流。计划赶不上变化,坚持大一统的刘邦最终顺应历史潮流战胜了坚持分封的项羽。刘邦延续了自从秦朝来的大一统的局面,建立了国祚超过四百年的大汉。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