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葛亮简直就像智慧的化身。

刘备前半生十分落魄,四处寄人篱下,直到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从此大展宏图,三分天下,成就了帝王基业。


【资料图】

刘备死后,诸葛亮继续辅佐刘禅,尽管刘禅昏庸无能,但蜀汉在诸葛亮的精心治理下,国富民强,兵甲足备。

诸葛亮从未忘记与刘备一起许下的兴复汉室的壮志,于是他在时机成熟之际,提笔写下《出师表》,踏上了北伐之路。

诸葛亮一生多次北伐,其中最有可能成功的就是第一次。然而,由于错用马谡,失了街亭要塞,最终前功尽弃,留下了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遗憾故事。

蜀国当时平定了南方蛮族,通过几年的休养生息,国库充盈,百姓富足,军队中也是兵强马壮。反观魏国方面,魏明帝曹叡登基不久,立足未稳,而前线又刚刚换帅。诸葛亮此次出征,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诸葛亮北伐之路一开始十分顺利,取得了西北三郡,大大增加了领土和人口,也获得了充足的粮草。

诸葛亮大兵压境,魏国危在旦夕,曹叡赶紧启用司马懿,让他即刻赶往前线御敌。

司马懿与张郃来到前线,诸葛亮作了充分的准备,他派赵云在东边进攻,让马谡守住西边的街亭,他自己带着老弱残军坐镇中军。只要前线取胜,而街亭不失,那将会大大扩大北伐的战果,立刻便能进取长安直指中原。

赵云身经百战,有勇有谋,是诸葛亮十分信赖的老将。而马谡却是初次领兵,诸葛亮对他放心不下,所以派王平为副将,并且让他扎营之后立即画图送来。

马谡顶着哥哥马良的光环,虽然饱读兵书,胸中藏着文韬武略,但等待了许久才终于拥有了亲上战场的机会。才华终于有了施展的地方,马谡志得意满,仿佛看到自己即将成为千古名将。

诸葛亮派马谡前去把守街亭,按道理说,他只要守住便是大功一件。但马谡却好大喜功,并不满足仅仅防守,他想要主动进攻,斩将杀敌。所以,马谡放弃了在当道扎营,而是选择了在山顶扎营。按他自己的想法,两军交战,居高临下,必然势如破竹。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并不像马谡预料的那样美好。魏军前来迎敌的是名将张郃,他作为曹魏五子良将之一,身经百战。张郃一眼便看出马谡扎营的破绽,立即切断蜀军水源,蜀军立即不战自乱。

街亭一失,诸葛亮的老弱残兵立即暴露在魏军的铁蹄之下,唱了一首空城计才侥幸逃命。

马谡犯下大错,回到诸葛亮帐下,甘愿赴死。行刑前,马谡高喊了八个字:罪有应得,死而无怨。

众将听了马谡的悲号,忍不住痛哭不止。此次北伐,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眼看胜利在望,如今却功败垂成,无数将士血染黄沙,怎能不让人伤心落泪?

诸葛亮听了马谡的话,却羞愧难当。马谡是他亲自培养和教导的,又是他亲手将守卫街亭的重任交付到马谡手中,如今街亭失了,他的罪责其实比马谡更大。何况,早在刘备临终时,就已经告诫过他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战争结束以后,诸葛亮深感罪责难逃,自贬三级,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员也受到相应的处罚。然而,这一切终究于事无补,北伐大业已经再难成功了。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