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一直是中原大地的巨大威胁,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中原百姓的人身安全和统治者的统治稳固。所以,古时候中国皇朝的统治者,在统治稳固之后,一般都会对北方的游牧民族采取军事行动,不仅是为了稳定自己国家的边境,同时更是为了向外扩展版图。毕竟真正的扩充华夏之地,才是国家最大的功绩。
公元206年,曹操率领大军,在严冬之际,翻越太行山,来到了壶关城下,打败了袁绍的最后一支力量,终于完全掌控了北方的青,冀,幽,并四州。但是此战虽然取得了胜利,但是袁熙和袁尚两兄弟却在乌桓不落的庇护下,常年骚扰北部边疆。于是曹操就有了远征乌桓的打算。
建安十二年,河北的袁氏势力已经被基本扫平,曹操率军千里奔袭,又将乌桓打败,藏匿在乌桓的袁氏兄弟便投奔到了公孙康那里。此时有人劝曹操趁势荡平辽东,曹操没有同意,认为公孙康会将袁氏兄弟头颅奉上的。但曹操没有用兵辽东的最大原因当然不只是因为袁氏兄弟的头颅--这其实并不重要,而是此次北伐乌桓、千里奇袭极为凶险,曹操自己也说,这次取胜不过是"乘危以徼幸,虽得之,天所佐也,故不可以为常"。
一般情况下很多将领都会选择继续追击至辽东,乘胜追击的部队一般士气高昂、锐不可当,继续追击不仅可以彻底消灭袁氏和乌丸残部,还有机会顺便消灭割据辽东的公孙康。可曹操给公孙康送去了一封信后,就执意选择班师回朝了。可曹军刚返没多久,公孙康送来的一份礼物就让当初质疑曹操的人们傻了眼,几个礼物盒里装的正是袁尚等人的头颅。
据《阿瞒传》记载,当时的曹军正处在缺水断粮的境地,当时天气寒冷且干旱,曹军营地周围二百里内找不到水源,将士们打井深达十多丈才能看见水;同时曹军后勤不济,当时已经杀了数千匹马做军粮了。曹操一向能做出大胆且明智的决定,撤军的决定在当时看来应该是最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