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清帝宣布逊位六个月后,盛夏时节的北京城,空气中热浪袭人。在火车站前来接站的一干北洋大佬,如梁士诒、赵秉钧等人热得汗流浃背,火车却磨蹭到下午五点多才到, 车上载着的这位重量级客人就是孙文。在盛大的欢迎仪式中,孙文走下火车,此时鼓乐齐奏,民众夹道欢迎,一番寒暄过后,在三十个骑兵的开道下,孙文乘坐的朱漆马车驶向迎宾楼,等候他的人,正是北洋群雄的大家长袁世凯。

这是清末乱世之后,北洋集团与同盟会掌舵人的第一次会面。在接下来二十多天的时间里,袁世凯与孙文进行了十余次会谈,每次都在六个小时以上,气氛友好而且融洽。袁世凯的态度十分谦恭,直言两人相见恨晚,盛赞孙文"毫无私意,光明正大。"而孙文在会谈后也宣称:"维持现状,不如袁世凯,但规划未来,袁则不如我,此十年内,袁为大总统为宜,十年后,欲我出来服役,尚不为迟。"

诸次会谈中,多数情况下只有梁士诒在场,所以细节不甚明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孙文提出的大计中有袁世凯练兵十年,练就精兵百万,而自己投身铁路基建,修路二十万里。而在晚清时期,詹天佑是在袁世凯的建议下,主持修建了一条自主铁路。所以袁世凯自然知道十万公里的铁路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孙文的提议依然是大力支持,求之不得。在袁世凯的意识里,别说是去修铁路,只要南方军不要扯旗放炮,你就是去修火箭,他也乐意鼎力支持。

此次会面之后,袁世凯立即委任孙文为铁路督办,庚子大乱中接送慈禧回銮的豪华专列也划拨给他,薪饷待遇更是高达三万每月。除了袁世凯和孙文,进京会谈的各方大佬还有黄兴、黎元洪等人,袁世凯于临别前一晚在府上设宴款待众人,在大清覆灭后的憧憬中,众人气氛融洽,不时还会开开玩笑。次日离京之际,四位巨头联合发布声明,摒弃前嫌,调和分歧,安定人心。孙文也直言:"具新思想与旧手段,袁总统适足当之。"黄兴更是在返回南方后逢人就夸袁世凯忠心为国。试问一直以来互相提防的各方力量,为何最终会一见如故,这并非是袁世凯的个人魅力,无论是理想主义的志士,还是实干的旧派权臣,一切都源于时代的选择。

在各方力量的纵横捭阖中,四位大佬中最了解当时国情的人非袁世凯莫属。对外无可战之兵,对内群雄割据,各省崛起的督军们均自认为劳苦功高,北洋军内部明争暗斗也在上演,袁世凯心里知道,看似天真的南方诸公,其实更高明,在这场关乎天下大势的棋局上明显棋高一着,急流勇退的识时务者必将功成名就,而等待袁世凯的,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苍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