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当年八国联军入侵时,清方参战人数占据很大优势,武器装备也不差,还是在主场作战,后勤有保障。然而就是在这样的优势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清军一败涂地,北京城被攻破,清朝被迫与联军签订条约。
清方参战人数占绝对优势
当年的八国联军实际上不止八国,而所谓的5万人马其实不是指参战人数,真正参与作战的八国联军人数只有2万人左右。而清朝当时部署在京津以及华北地带的总兵力至少有11万以上,这还只是清廷的官军人数。此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义和团人员被慈禧太后利用来抗击联军。所以在参战人数上,清朝这边占有绝对的优势,再加上是主场作战,清方可以说是占尽了优势。
两军武器装备没有大的差距
很多人都以为清军当时的武器装备很差,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此时清军的武器装备早已今非昔比了,先前的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早已让清朝领教了列强武器的强大。经过洋务运动等一系列举措,清朝的现代化进程已有一定的进展,同时也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军事装备用于武装军队。所以在1900年清军与八国联军交战时,双方的武器装备其实没有大的差距。
当时慈禧太后向十几个国家宣战,显得有些太想当然。慈禧太后是想利用义和团和八国联军互相残杀,后来的结果证明这些号称"刀枪不入"的义和团战士不是很经打。别说刀枪不入了,就是赤手空拳都未必打的过洋人。而清朝的正规军队也没有以足够的战略要求来部署这场战争。
清方兵力不少,但不是由某一位将领统一带领。战事一起,几部分人马各自为阵,各打各的,指挥上显得混乱。甚至在作战过程中,清军与义和团居然还发生过"内斗"的情况。当时的清军除了拥有先进的武器外,战略和战术都达不到现代化军队的标准。这样的"现代化军队"打败战就一点也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