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回看摄影的诞生,这个场景好像似曾相识,它就如同汽车诞生的过程,既是一种偶然,又存在着必然。小孔成像(暗盒)曾经对于欧洲十八至十九世纪的绘画产生过很大的影响,画家们通过这个现象分析透视,并画出立体感越来越强的画作。这个技术被广泛且成熟地在那一段时间内使用,先后有不少摄影先驱,都在尝试把这种神奇的、反映真实的、不同于画作的影像保存下来。最终,和我们后来使用的照相机原理相同的第一台摄影设备的专利注册于1839年,被称为达盖尔相机,是法国画家达盖尔根据其已故好友,同时身为科学家的尼埃普斯的研究成果精进而成的。这台诞生于十九世纪30年代末的“照相机”,和我们儿时曾用过的胶卷相机在原理和结构上都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这项技术在未来的一百多年里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受其启发,后来才诞生了电影。对于西方人而言,他们的近代史和当今社会一脉相承,而对于大多数亚洲人而言则近代史和当今社会几乎是割裂的。卤化银或者说是银盐,是一种很好的感光材料,它们对光线极其敏感,而它们就是胶片上的主要化学物质,在成像后再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显现出来。就完成了“洗胶卷”的过程,摄影先驱们,在我的眼里更像是化学家。摄影被发明的这个过程和我们热爱的汽车的诞生过程有几分相似,在蒸汽机、内燃机逐步成熟的时候,便有早期汽车先驱尝试把这个设备安装在没有马的马车上。因而无论有没有卡尔·本茨这个所谓的汽车发明者,汽车是都一定会有的。这项技术同样影响了人类社会长达一百余年。不同的是,照相机已经在二十一世纪初彻底转向“电气化”,而汽车的转型,还在进行中。到这里我想强调,“电气化”之后的摄影仍然是摄影,汽车也一定还会是汽车。不通电的摄影
我很喜欢不插电的照相机,就像我喜欢没有电路板的汽车一样。今天这些照片出自一台六十年代中早期生产的徕卡M3照相机,它不通电,无法电子测光,需要手动上、收胶片。但它有一个优点:它是永恒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胶卷,它可以一直被使用下去。不通电这件事就像是人工智能的对立面,人工智能的一切功能都要通过插电来实现,没有电,人工智能就会瞬间消失。在不通电的年代,相机生产商也在潜心研究着和今天相似的事情,比如如何实现更精准的对焦;更快地连续拍摄;体积如何做得更小。
六十年代的徕卡相机很神奇,它们可以在不保养的情况下一直使用到今天,我甚至理解不了这件事情,当时的工程师真的考虑过七十年后还会有人在使用它们吗。2010年的徕卡M9相机已经需要换第二块坏掉的感光元件了,而M3相机还在正常工作。汽车又何尝不是如此。
有发动机的敞篷汽车
汽车将要分为有发动机的和没有发动机的两种,就像照相机是否装胶片一样革命化。发动机是动力的源泉,胶片上承载了影像。二者分别是两种事物最重要的一个部件,而这个最重要的部件随着科技的进步而精进,最终被替代,也改变了使用者的情绪。敞篷机构和发动机,是两个现代化汽车最不需要的部件,这个事情很好理解,如果我们来观察今天车市上销量最高、增长势头最猛的汽车,在它们的零配件名单中肯定找不到这两个部件。但经过我长时间的观察,如果这两个部件搭配到一起,它有很大概率促成一辆经典的、有趣的汽车,我就不点名了,这里各位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我清点了一下最近这三年里,关于来过编辑部敞篷车,BMW 4系敞篷车、Z4、MINI Cabrio、保时捷911 Carrera Cabridet、718 Spyder、法拉利Portofino、宾利欧陆GT敞篷版、梅赛德斯-奔驰E级敞篷跑车和已经停售的SLC。
在这其中我撰写了超过一半敞篷车的文章,我很喜欢这种形式,也对这种历史产物有了过多的思考,今天不想再说什么。但我总结出在敞篷这件事上,还是能看出宝马集团对驾驶乐趣的执着,而大众和奥迪品牌算是最早抛弃这种“历史毒瘤”的主流厂商了。在开过这么多敞篷车之后,我必须要说我非常喜欢BMW 8系,它线条优美、空间得体、操控灵活、豪华舒适、加速流畅,它没有同级竞争产品,也难以被挑出什么缺点,它有着标准的GT风范。仪式感就是神圣感
能够获得一次用胶片拍杂志内容机会,是令人感到激动又惶恐的,这是一件大多数年轻摄影师没有机会做过的事情,也是不允许出错的事情。平时拍摄一个选题通常需要拍摄数百张照片,再从中选择,而这次只有两卷,72张。如果我们选择拍黑白照片,其实后期冲洗的过程也是可以不插电的,不过为了杂志整体效果还是选择了彩色胶卷。就像所有最具有神圣感的宗教,它们的仪式也是最复杂的,而复杂、繁琐的仪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神圣感。用传统的拍照片和洗照片,是极具仪式感的事情,因为步骤不能错,错了不能补救,就会使人提前制定清楚计划,严谨地、按部就班地进行。暗房里的工作对于新手而言不仅是更复杂,还需要样样有条不紊地进行,才能获得最佳的效果。从上片至冲洗罐、控温、显影、停显、漂白、定影、晒干、选片、试小样,到逐步调整最终完成作品,用了满满当当四个小时。
这是我第一次有机会全程体验冲洗、放大的过程,否则只是看着文字也很难一一搞懂上面这些过程的步骤,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最后的放大过程其实是让我感到印象最深刻的环节。当我们选择好一张照片要进行放大时,就要进一步调整数据,保证输出的效果贴合我们的预期,而这个过程是不能被电脑模拟的,需要通过经验判断、调整,再通过小样微调,最终达到预期。这也让我第一次真正地明白为什么Photoshop被称为数码暗房,因为在没有数码介入的真正暗房中,也有着几乎相同的修图流程。而输出了实体并放大照片后,一个摄影作品才能被称为是真正地完成了,留在底片上或者硬盘里的照片,都并不是最终成品。苏先生的暗房
苏先生的暗房叫格拉底的暗房,他在暗房里潜心钻研了十年,也积累了十年的经验,我很佩服他看到底片就能估算出放大数据的本领,这必须是经验堆积出来的本领。苏先生不那么爱主动说话,但谈起暗房的故事又停不下来,而关于自己的摄影作品他又不愿意过多解释, 生怕干瘪的文字破坏了图像表达的丰富含义。“曾经有一个退休的教授找我,说想体验一下暗房,因为年轻的时候接触过就很感兴趣,遗憾后来也没有机会认真学习,一下几十年就过去了。跟我说‘请教’,叫我‘老师’,我说这可不行,使不得,老先生平静地说:‘人是渺小的,出了自己的领域,就什么也不是了。’”
我想,人生的经验和技能就是人工智能永远替代不了的感受。ChatGPT总是可以告诉你答案,但永远也给不了你过程,而过程,恰恰是人们一生中一直在苦苦寻求的事情啊。(图片:贾宾 鸣谢:小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