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10月24日,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罗荣桓,突接延安电令:“率轻便指挥机关日内去东北”!罗荣桓执行命令极为坚决,当天便率领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李作鹏、情报处长苏静、供给处长何敬之、卫生部长黄农等骨干,警卫部队则只带了特务团的一个营,自山东临沂启程。

罗荣桓

此前的9月19日,延安已经决定在原来东北局主要领导的基础上,增派李富春、林彪、罗荣桓、张闻天、高岗等前往东北工作。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同时命令当时我军的六大军区,分别向东北派出有力部队,以便能够迅速掌握东北,这六大军区(一级军区)分别是:

山东军区(兼八路军115师师部,司令员罗荣桓)、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晋绥军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兼第120师师部,司令员贺龙)、晋冀鲁豫军区(兼第129师师部,司令员刘伯承)、新四军军部(军长陈毅),注意新四军军部等同于一个大军区。

需要指出的是,在抗战刚刚胜利决定夺取东北之际,还临时升格了一个大军区:冀热辽军区,任务是阻击敌人通过冀东和山海关进入东北,新任军区司令员正是林彪(最初的职务,是接替罗荣桓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中途任命改变)。

罗帅和萧华

01、延安要求猛烈扩军

特别说明一下,之前的冀热辽军区,还是晋察冀军区所属的二级军区,由于地理上距离东三省最近,因此司令员兼政委程子华已经先期率部挺进东北,而林彪接到的新命令,是改道前往冀东,重组冀热辽军区司令部。

在八路军冀东军区、冀热辽军区部队(原来均属晋察冀军区),就近率先挺进东北后,延安再命令山东军区调出至少60000人的主力部队,通过海路和陆路并进,迅速加强东北我军的力量。

与此同时,延安还给东北局的彭真和陈云两位领导发去电令:“你们应依靠山东力量,在两个半月之内,在东北组织20万至30万能作战的军队,才能完成任务”!

八路军挺进东北

也就是说,延安在尽可能抽调部队出关的基础上,给东北局也下了死命令,到1945年年底之前,必须扩军到30万人左右,才能胜利完成抢占东北的战略任务,应该说,这个扩军任务蛮艰巨的。

先说为什么要“依靠山东力量”?一方面,是罗荣桓领导的山东军区,在几大军区中兵力最为雄厚,正规军和地方武装已达27万人,尚不计冀鲁豫军区的10余万部队,确实有能力抽出相当部分挺进东北。

另一方面,是在缺乏交通工具的情况下,山东部队可以凭借海上运输,从山东半岛迅速开赴东北的沿海地区,而其他几大军区中:冀热辽兵力有限,晋冀鲁豫、晋绥和晋察冀距离都远,且还都有各自的战略任务。

根据军委的命令,罗荣桓立即组织山东军区的主力:第1师、第2师、第3师、第5师(一部)、第6师、第7师,以及两个支队和一个警备旅,共60000余人马分批开赴东北,11月13日,罗荣桓风尘仆仆抵达沈阳。

民兵检查

同时接到命令的,还有黄克诚的新四军第3师,从两淮地区启程北上,黄克诚的第3师原有兵力37000余人,到达锦州时仍然有32000余人,这是新四军出关的基本力量。

因此在进入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部队中,山东军区和新四军这两大军区的部队,就占了近9万人(路上要有损失的),作风硬战力强,成为未来东北民主联军、东北野战军的核心力量。

而其他军区的出关部队,其实数量并不大:

晋察冀军区:奉命出关的有11个团和两个支队,总兵力为10040人,其中包括了所属冀热辽军区的7个团和两个支队,也就是说,其他的二级军区、军分区只派出了4个团的兵力。

晋绥军区:只派出了吕正操率领的军区所属第32团,全部兵力仅为600人,这个团10月中旬到达沈阳。

延安炮校

晋冀鲁豫军区:派出了邓克明率领的晋冀鲁豫军区所属第24团,约1500人;周恒率领的太岳支队600余人,两部分合计只有2100余人,另有杨得志第1纵队20000人北上(后调回)。

延安方面:第359旅、警备第1旅共6300余人;教导第1旅、第2旅(非全部)3350人;抗大学员1000余人和延安炮校的1069人,合计约12000人。

冀热辽军区:刚刚完成升格,调出部队计算在晋察冀军区的总数之内,不久该军区重新降格为二级军区。

从另外一个角度,可以看出,未来的东北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其成分包含了八路军全部三个师和新四军的精华,涵盖当时所有五大军区和华中新四军的力量,集人民军队之大成,当然,其中山东军区的占比最大。

挺进东北

02、组建“架子团”出关

各军区调往东北的部队,都要克服时间紧迫、路途遥远、临近寒冬、水土不服等种种困难,奋力向关外开进,那可不是有高铁的年代,指战员们几乎全是依靠徒步行军。

期间也出现了一定减员,根据东北局最后的统计,胜利到达指定地点的关外部队,共计107959人,也就是不到11万人,那么如何完成延安交给的扩军任务呢?10万到30万,这个差距大得很。

为了解决东北扩军的实际困难,在无法再额外抽调主力部队的情况下,延安决定各大军区还必须组建一定数量的“架子团”,在部队的武装护送下,开赴东北作为扩军的基干力量,这又是一大创举。

所谓“架子团”,其实在军事文献中的正式名称是“团架子”,也就是只有干部、没有战士的一个部队框架,因为诺大的东北并不缺兵源,严重缺乏的是各级军政干部,有了可靠的干部,扩军根本不是问题。

吕正操

因此以最合适的“团级编制”为单位,从各大军区的干部团、地方武装、军政单位中,抽出人员大致配齐了团、营、连、排等各级干部,只携带少量自卫武器,分别组成“架子团”,成为出关部队的重要补充。

“架子团”没有固定的人员编制数量,有条件的军区配备到班长一级,按“三三制”的原则可达150到200人,条件不充分的军区配备到排级,一般在40人到50人左右,还包括是否配齐政工干部、副职等区别,因此情况不一。

关于组建“架子团”出关的问题,其实早在1945年9月14日就决定了,当时曾克林从沈阳飞往延安汇报,坚定了我方掌握东北的决心,随即做出了两项决议:一是决定成立东北局;二是从华中、华北派遣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

延安在给各中央局、各大军区发去的电报中,明确指示要准备调配100个团的全套干部,分批集中陆续进入东北,同时还下达了组建架子团的任务指标。

动员中

山东军区组建30个架子团、晋察冀军区组建20个架子团、晋冀鲁豫军区组建20个架子团、新四军负责组建20个架子团、其他在晋绥军区和延安补齐,截至1945年11月底,各大军区组织完毕并开赴东北的“架子团”情况是:

冀察冀军区:以各地委和行署为单位,组建了25个架子团共1000余名干部出关。

晋冀鲁豫军区:也是组建了25个架子团共1000余名干部,分批开往东北。

山东军区:组建了30个架子团共6000余人,这是比较大的架子团了,应该可以配齐到正副班长。

新四军:原拟调往山东工作的干部3000人,转而作为20个团架子的干部配备,从华中地区转赴东北。”

延安方面:张秀山率领的干部800余人,与晋西林枫(晋绥军区)率领的700名干部汇合,组成一个1500人的干部团,共同出关。

准备跟随南下第二支队行动的延安5干队、9干队2000余人,立即改变任务前往东北,从队伍名称可以看出,这也是“干部团”的性质。

上述各军区、各解放区派出的“架子团”和“干部团”,总人数接近15000人,不久以后,延安又决定从各区抽调4000余名干部出关,这也是我们经常看见“十万大军、二万干部赴东北”的数字由来。

动员大会

03、“架子团”功不可没

1945年10月9日,延安电示东北局,着手组建临时性的军事机关,定名为“东北军区”,而最初的东北军区司令员,读者一定未必清楚,其实是原“冀热辽军区司令员兼政委”程子华将军!

另以彭真任军区政委、伍修权任军区参谋长,需要说明的是,最初的东北军区暂时并不对外公开,而是我方内部称谓,所以军事文献中比较罕见。

东北军区司令部秘密成立后,程子华等同志立即投入紧张的工作,中心任务就是加强对陆续抵达东北的各部队的协调、对来自六大军区的部队进行整编和扩编,期间还以萧华带领的山东军区机关,组加了“东满临时指挥部”。

至10月31日,鉴于杜聿明指挥的部队开始在营口等地登陆,山海关也已失守,以“冀热辽军区”辖地为主要作战区域、御敌于关内的设想显然行不通了,于是延安电令整合东北我军力量,准备在辽宁、吉林两省与敌角逐。

程子华

当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部”宣告成立,以现任冀热辽军区司令员林彪出任总司令,彭真和罗荣桓分任第一、第二政委,而程子华改任副政委。

因此从1945年11月起,各大军区进入东北的部队,统由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领导和指挥。

东北人民自治军一边抵御杜聿明的进犯,一边继续进行内部的整编和扩编,期间“架子团”起了非常大的作用,比如彭真、罗荣桓在12月3日的报告中,列出了14支部队的实力和分布情况,摘录其中两条:

3、吴克华之第6师原有7000人,现发展到17000余人,分布于海城、营口一带。

10、周保中建立之部队及有南面派出之基干团队共20000余人,分布于长春周围。

这就充分说明,无论是八路军在东北的新扩部队,还是抗联余部回国后发展起来的武装,都引入了大批干部和“架子团”。如此再征召和补充本地兵源,才能完成部队的迅速扩军任务,否则是没有可能的。

彭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严重缺乏甚至完全没有八路军干部的新部队,是根本禁不住考验的,在敌人大举进攻形势恶劣的环境下,纷纷溃散乃至于叛变,纸面的兵力数字是靠不住的。

比如曾克林所部两个团4700余人,是最早进入东北的八路军部队,他们一度扩军至80000余人,队伍扩大了近二十倍,然而由于新部队中干部奇缺,立场并不坚定。

东北军区编辑的《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显示,仅1945年12月的十天内,吉林和黑龙江两地先后叛变近40000人,辽西地区叛变和逃散35000人,其中曾克林所部占到一半左右。

林彪在给延安的电报中说明: “在东北成立之十多个旅,成分皆极坏,缺乏政治认识,流氓、土匪、宪兵、警察、伪军甚多,真正的工农成分亦被带坏”。

而周保中领导的抗联武装,在后面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也从20000余人发展到70000人左右,受限于“架子团”和干部的不足,后续发展的武装也不太可靠,反过来也说明了“架子团”的重要性。

杜聿明到达东北

04、林彪改进“新老合编”

经过不断的扩编和认真的整编,至1945年12月上旬,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重新统计了各部队实力和分布情况,并通报给东北局和延安方面,明细如下(指挥员名字略):

一、龙江军区:8500人,枪3000支,分布于龙江、嫩江一带。

二、辽北军区:12000人,枪8400支,分布于梨树一带。

三、辽西军区:10000人,枪6000支,分布于康平、法库一带。

四、吉林军区:38000余人,枪24000支,分布于长春、梅河口地区。

五、延吉军区:8000人,枪3000支,分布于延吉周围地区。

六、滨北地区:14000余人,枪8000支,分布于哈尔滨以北地区。

七、佳木斯地区:20000余人,枪1000余支。

八、吴克华部:14000余人,分布于海城、营口一带。

运送国军

九、萧华:20000人,分布在安东(丹东)及辽东沿海一带。

十、第359旅:8000余人,正赶赴北满途中。

十一、辽宁军区:40820人,分布于抚顺、本溪、辽阳和鞍山一带。

十二、杨得志部:20000人(晋冀鲁豫第1纵队,当时到达冀热辽地区)。

十三、总部直属队:5000余人,分驻本溪附近。

十四、上列各部加梁、罗、杨、黄、李、陈各师,合计272676人。

这一时期,东北我军的总兵力虽然达到了27万人,基本完成了扩军任务,不过叛变和哗变的事件仍时有发生,在杜聿明率领的敌人美械部队进攻下,形势不容乐观。

运送国军

为了纠正我军初入东北时,随意“招兵买马”的错误方式,彻底解决队伍组织不纯、成分不纯的问题,“东总”提出了实行新老部队合编的建军原则:

也就是以出关的老八路、新四军的团级部队,与先期在东北组建起来的部队,共同编组为旅、纵队。

最初的“新老合编”采用混编的方式,是老部队和新部队都维持原来的团级建制,然后再混合编成一个旅。

然而此举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新部队的干部力量仍很弱,不能很好掌握部队,也不能很快地执行战斗任务。

于是再更换为分散混编的方式,也就是把“老团”拆分,以两个营消化掉一个新团,组建一个主力团;再以另外一个营消化一个新团,组成一个次等主力团。

同时抽出干部再去加强另外一个新团,换言之,就是用老部队的一个团,去改造和带动三个新团,重新组建成为一个旅的野战部队。

林彪

这一类新老混编的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仍然未能从根本上解决新部队的哗变问题,经过认真思考,林彪于1945年12月14日,提出了一个新的混编方案,并得到了延安和东北局的批准:

1、老部队的每个旅,必须保持三个老团在建制内,另拨一个新团作为第四个团。

2、老部队的每个团,另拨一个新营作为“补充营”,同时以新兵充实老部队的连队员额。

“东总”在这份整编命令中强调:“你们必须严格执行这一方针,切不可改变,否则将来在战斗力上要吃大亏”!而事实证明,这是最有效的新老合编方式,效果非常显著。

黄克诚

老部队只有10万人,这样的新老合编方式只能消化4万到6万的新部队,其他怎么办呢?“东总”继续进行了一、二线部队的调整:完成正确混编的部队,归东总直辖作为野战部队,顶在一线跟敌人作战。

其他暂时不具备条件完成混编的部队,以团为单位跟各“架子团”实施合编,划归各军区指挥,以整训、剿匪和保卫地方政权为中心任务,属于二线部队,直到具备了一定战斗力后,再调入一线。

为进一步加强军区和政权建设,东北人民自治军总部在此基础上,于12月下旬调整了部队建制,完成了进一步的整编。

至1945年底,“东总”下设有十个军区、三个纵队、5个总部直辖师、17个旅,总兵力达到了274900余人。

经过不懈的努力,经历了一番大浪淘沙之后,当架子团得到正确和充分的使用后,即便出现了一些叛变情况,即便晋冀鲁豫1纵调离,东北我军的总兵力却不降反升,园满地完成了延安交给的任务,并且这些部队得到了大批关内干部的充实,可靠性大大增强。

1946年初,东北人民自治军整体改称“东北民主联军”,从此走上了稳固发展的正确轨道!

八路军战士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