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张会玲
抗日战争时期,故乡村前有过一条鲜为人知的“抗战铁路”。线路全长79.49公里,专运新生、新兴两矿煤炭。它就是素有“抗日专线”之称的渭白轻便铁路,被誉为世界铁路史上唯一在陕西境内的人力铁路奇观。
轻便铁路白水段沿途多为沟谷、弯道和坡路,行车非常艰难。作为首站的“张家河”站,距原煤产地“陵角煤矿”不过四五华里路程,正好就在村前的虎头山下。因为村庄处于低洼地带,无论往北还是朝南,必得爬坡。因此,这里设有“牛公司”,饲养着34头牛,9匹骡马,专攻拉车役使。因为条件简陋,“牛公司”场地全靠虎头山下几面土窑洞供应饲养室和站点工作人员办公、住宿之用。
小时候,常听祖父母说起关于“压车路”的一些事情。可惜,我那时还小,常常是左耳进,右耳出,脑海里只留下“压车路”三个字。直到2019年决定以此为背景写作小说《龙背梁》的时候,才狂补功课向父亲讨教,父亲当时五六岁,有些记忆。幸好村里还有比父亲年纪大些的老人。于是,通过走访,我终于获知轻便铁路的一些轶事。
那时候,“牛公司”是由被称作“康老大”“康老二”的兄弟俩主管着。据说康老二着一身军装,腰里别一把手枪,手里提溜着一条马鞭,脾气不大好。结合县志有关记载,旁证康老二就是铁道兵某部的干部。现在想来,运煤条件艰苦,任务繁重,也许正需要康老二这样的人才能保证运煤的顺利进行吧。至于康老大,似乎不隶属部队编制,而且完全是另一种性格。他平和亲近,很少与人发生冲突。
据老人们回忆,平时牛公司与村里人交集并不多,但偶尔也会因一些琐事产生摩擦。那时煤车常常“放电”(即出事故),坡头村就有一农夫在压车路附近因煤车“放电”受到重撞而当场丧命。途经我们村前的压车路,竟是一座搭在河上的简易高架桥。老人回忆说,那桥墩很简陋,有用大木头做桥墩的,也有用不规则的石头垒砌成桥墩的。由于太过简陋,煤车行驶在上面摇摇晃晃的,极不安全。有一次,一户人家的亲戚来村里,走上了那段压车路,迎面驶来一辆煤车,无处躲闪,眼睁睁掉进了河里……
压车路上条件的简陋和艰苦,是现代人难以想象的。可即便险象环生,运煤工还是咬牙坚持,日复一日把陵角矿井的原煤一车车送往渭南煤场,月运量达到1500吨。
村前这条“抗战路”,虽已于1950年拆除,但它在当时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永不磨灭。它在父辈心中早已打上了深深的烙印,记住了在筚路蓝缕中艰苦奋战的运煤工,记住了后方人民不屈不挠、奋发图强的抗争精神。小而言之,这正是我的父辈能于饥寒交迫的岁月里克勤克俭、自力更生的精神参照。大而言之,是中华民族所秉承的艰苦奋斗、坚韧不拔,众志成城的品质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