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中国科协发布了关于命名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决定,陕西省19个区县获命名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

为提升基层科普工作能力,推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贯彻落实,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和科普工作者,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开展了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

在组织省级科协跨省抽查,会同纲要办成员单位开展专家评议等工作的基础上,中国科协决定命名北京市海淀区等480个县(市、区)作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示范期至2025年底。

陕西省获命名的19个区县分别是:西安市临潼区、西安市鄠邑区;铜川市宜君县;宝鸡市凤翔区、宝鸡市千阳县;咸阳市长武县;渭南市合阳县、渭南市富平县、渭南市韩城市;延安市志丹县、延安市吴起县;汉中市汉台区;榆林市榆阳区、榆林市靖边县;安康市汉滨区、安康市石泉县、安康市旬阳市;商洛市商南县、商洛市镇安县。

全国科普示范县创建于2009年。根据创建办法,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实施动态管理,每5年一个周期。程序包括申报、创建、检查、命名和示范等。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是坚持“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方针,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党政机关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合作,统一部署,整合资源,形成大联合、大协作的科普工作格局;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繁荣科学文化,创造文明社会环境。

华商报记者 马虎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