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西安比亚迪草堂工业园汽车总装厂进行新能源汽车装配。 (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资料图片)
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达20%左右;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记者8日从省政府获悉,为大力推动节能减排,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我省制定“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实施方案。
【资料图】
加强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
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
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和污染物深度治理。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持续化解过剩产能,鼓励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通过多种措施提高能效水平。加强绿色低碳工艺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加快推进水泥、钢铁、焦化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全面完成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关中地区燃煤机组、燃煤锅炉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十四五”时期,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10%。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产能和数据中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比例超过30%。
推动“绿岛”项目建设
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
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聚,推动工业园区能源系统整体优化和污染综合整治,鼓励工业企业、园区优先利用可再生能源。以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进供热、供电、污水处理、中水回用等公共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对进水浓度异常的污水处理厂开展片区管网系统化整治,加强一般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集中贮存和处置,推动挥发性有机物、电镀废水及特征污染物集中治理等“绿岛”项目建设。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和清洁生产,优化园区产业布局,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深入推进西安、榆林、渭南、汉中、韩城等国家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和西安、榆林废旧物质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到2025年,创建一批节能环保示范园区。
加快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推动“光储直柔”建筑试点示范
全面推进城镇绿色规划、绿色建设、绿色运行管理,推动低碳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建设。开展城镇更新行动,持续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加快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入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城乡建筑领域的规模化应用,推动“光储直柔”建筑试点示范。大力推进关中地区中深层地热能供热、浅层供热制冷。实施绿色高效制冷行动,在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地铁、机场、数据中心、冷链物流园区等重点区域实施节能改造,大幅提升制冷系统能效水平。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城镇清洁取暖比例和绿色高效制冷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
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覆盖率
提高铁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
推动绿色铁路、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机场建设,提升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充电设施覆盖率,有序推进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加快建立综合立体交通网,推动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和城市交通的高效组织和顺畅衔接,加快大宗货物和中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铁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持续降低运输能耗。
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铁路、水路货运量占比进一步提升。
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取暖
基本消除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
加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多能互补,有序推进农村清洁取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能力,基本消除较大面积的农村黑臭水体,村容村貌显著提升。到202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40%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3%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绿色防控、统防统治覆盖率分别达到55%、45%。
开展太阳能供暖试点
加快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全面推动绿色机关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机构既有建筑围护结构、供热、制冷、照明等设施设备节能改造,积极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推广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能源和热泵技术,满足建筑采暖和生活热水需求,开展太阳能供暖试点。推进公共机构终端用能电气化,减少化石能源使用。率先淘汰老旧车,带头采购绿色低碳产品,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力度,新建和既有停车场要配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或预留充电设施安装条件。推行能耗定额管理,全面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推广使用循环再生产品、高效节能电器。到2025年,力争创建100家左右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遴选10家左右公共机构能效领跑者。
加大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力度
着力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秋冬季攻坚行动,加强重点行业结构调整和污染治理,采取清洁能源替代、依法关停淘汰、深度治理提升、转型升级等措施,加大工业炉窑综合整治力度,加快不符合产业政策的燃煤工业窑炉和煤气发生炉淘汰进度。着力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实施深度节水控水行动,加强延河、无定河、北洛河、清涧河、石川河等重要支流污染治理,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强黄河流域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到2025年,黄河干流(陕西段)国考断面水质达到Ⅱ类。
推进存量煤电机组“三改联动”
开展油气回收专项治理工作
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存量煤电机组节煤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三改联动”。加大落后燃煤锅炉和燃煤小热电退出力度,推动以工业余热、电厂余热、清洁能源等替代煤炭供热(蒸汽)。到2025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6%,完成国家“十四五”汾渭平原煤炭消费量控制目标。
推进原辅材料和产品源头替代工程,实施全过程污染物治理。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油墨、胶粘剂、清洗剂。深化石化化工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强化油品储运销监管,开展油气回收专项治理工作。到2025年,溶剂型工业涂料、油墨使用比例分别降低20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溶剂型胶粘剂使用量降低20%。
加快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形成由城市向建制镇和乡村延伸覆盖的环境基础设施网络。完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和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系统。到2025年,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到90%,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占比65%左右。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马昭 责编 闫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