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跑起来、文旅经济热起来、返岗复产动起来……新岁伊始,我省推进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资料图)
着力找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要点,精准制导、对症下药,奋力开创陕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围绕重点产业投融资、装备制造业发展、以文兴业等方面,省政协委员田青青、林忠灿、薛宏权积极靶向建言。
投资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兔年春节返工第一天,全省集中开工795个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主要围绕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民生保障等领域,总投资5646亿元。重大项目是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加快重大项目建设、扩大高质量投资,是各地稳增长的关键抓手之一。
如何以投资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省政协委员、和翎同行(西安)私募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长田青青认为,要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方向,聚焦省政府提出的24条重点产业链,并对本土上链企业加大投资融资力度。
“政府帮‘大手’做强、企业拉‘小手’成长。”在田青青看来,以投资赋能重点产业链,离不开国有资本与社会资本形成的合力。她建议,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先导作用,通过利用省市引导基金,携手国家级产业基金、科技创新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引导金融机构完善创投企业股权杠杆配套措施,共同搭建符合现代金融特点的基金矩阵。
科创企业在初创成长期具有创新风险高、投资周期长、资金需求大等特点。“国有资本引导后,行业市场关注度会变高,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的意愿就会更强,有助于培养更多链上‘专精特新’企业。”田青青说。
对比直接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田青青认为,基金招商具有增强外省入驻企业黏性的特点。她建议,应充分发挥基金招商作用,配套相关金融招商政策,由创投机构依据市场化原则吸引省外供应链上下游优质企业落户陕西。
“立足当下、兼顾长远,既能通过有效投资支持引导重点产业企业,同时也能优化投资结构。”田青青说。
发挥“头雁”传帮带作用
“政府引导搭台,头部企业加大辐射力度,上下游联动,将会形成倍增效益。”省政协委员、陕西航天德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忠灿建议,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产业链协同,打造我省装备制造业千亿级产业集群,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年,我省围绕六大支柱、14个重点产业领域,布局数控机床、光子、航空、重卡、生物医药、钛及钛合金、新型显示、氢能等重点产业链。“政策、市场向重点产业行业倾斜,尚未充分延伸到产业链上下游。”林忠灿经过调研发现,重点产业链发展不均衡,上下游协同效应不显著;装备制造业作为多个重点行业的配套产业,转型发展成功的主要为头部企业,中小企业未能获得相应发展机会。
“我省拥有众多全国知名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如延长石油、陕煤集团、陕鼓集团、陕汽集团、西电集团、陕钢集团等,它们的配件制造多依赖进口或省外的知名企业,一定程度上挤压了省内中小装备制造企业的市场。”林忠灿建议,应充分发挥“头雁”作用,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头部企业发扬“传帮带”精神,引领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转型,推动产业链协同发展。
装备企业智能化转型试错成本高、投资大,中小企业资金不足、抗风险能力差。对此,林忠灿表示,应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培育系统集成总承包服务企业,以成套化、模式化的技术支撑,系统设计行业中小企业所需产品,并提供施工安装、售后调试等全套服务。
做好文旅融合
惠民兴业大文章
“陕西不缺文化资源、不缺非遗传承人,缺的是有创意、市场、品牌专长的人才和能盘活历史文化资源的方式。”作为非遗传承人,省政协委员、渭南市华州区宏权影艺文化传承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宏权经常与省内外同行交流沟通,发现多数非遗传承人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研究技艺上,对产业转化、商业变现等方面缺乏深入研究,造成文化资源浪费、民间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等问题。
在省外调研中,四川都江堰景区的做法让薛宏权眼前一亮。该景区引入了一支来自四川南部县的皮影非遗队伍,通过景区门票、常规非遗演出门票的分成返利,以及特殊排戏表演另外支付酬劳等方式,实现了皮影非遗队和景区的利益双赢。
“他们为景区专门排了一部关于李冰父子治水的戏,很受游客欢迎。这种结合方式让景区的吸引力更强了,非遗人才既能获得一定的收入,又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了1+1大于2的效果。”薛宏权说。
薛宏权建议,政府在规划、发展当地旅游业时,应将当地非遗目录中的项目与景区相结合,把有特色的民间非遗博物馆等纳入旅游线路规划,通过“旅游景区+非遗”的方式,推动文化资源在旅游景区活化利用,进一步丰富旅游景区产品内容,增强旅游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还牵扯到一个‘专人办专事’的问题:政府有专人规划、非遗传承人专业研究内容、市场人员负责专门营销、创意人员研发创意产品,带动区域内剩余劳动力从事产品制作工作,共同打造文旅IP。”薛宏权认为,政府应当好“总指挥”,把“单打独斗”的各方力量整合起来,在提振县域经济和乡村振兴上发挥以文促产的作用。
各界导报实习记者 冯倩楠 记者 赵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