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教师职称改革涉及千千万万教师的切身利益。近日,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教育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通知》,在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上进行了细化,变单轨制为多轨制,进行了诸多难能可贵的探索。

比如,在考核方法上,实行分类分层评价,将中小学教师分为一线教师、教科研机构(含教学研究机构、教师进修学校)教师、校级领导三个类型,分别设置评价标准,教研人员和学校领导在晋升职称时不再挤占一线教师名额;在考核内容上,淡化对论文数量、期刊等级等量化和硬性指标的要求,并实施“菜单式”选项,对相应的晋升职称业绩条件,老师们可自主选择,一些业绩条件也可用其他相应业绩替代。此外,还专门为乡村中小学教师制定职称考核认定条件和办法等。

应该说,这些改革既有对现有评价方法的进一步细化,在内容上也给了教师一定的可选择性,同时体现了对乡村教师的倾斜。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此次教师职称评定改革促进公平、灵活、人文的特色,实属难能可贵。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广大教师心心念之乃至成为心病的职称名额配置少、评定标准不科学、职称评定与待遇挂钩导致异化等核心问题却涉及不多,因此,恐怕很难除去广大教师职称评定难的心病。

对于广大教师来说,职称评定已成为长期压在他们身上的一座大山,成为他们心中难以抚平的伤痛。有工作了一辈子的教师向上级领导写信请求,还有不少教师面对评定不公,在绝望之下甚至以命相搏。有关调查显示,对现有职称制度,多数教师认为不能激发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呼吁改革;还有不少教师希望取消职称制度。相信这些希望取消职称的教师针对的并不是职称本身,而是职称在评定过程中走了样变了味,不仅已经无法起到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的作用,反而成为了负担。

职称评定成为教师心病,“名额少”是根源之一。名额配置在不同学校之间并不均衡,有的学校由于名额有限,加上中老年教师较多,年轻教师只能等待。其后果是,既影响这些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可能造成他们的流失。由于名额有限,老师们在面临职称评定时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甚至造成恶性竞争。由于名额有限,不少地方和学校只能在职称评定上“层层加码”——班主任经历要有,公开课优秀要拿,还要有科研课题和成果,甚至要有支教经历等,不一而足。不少老师为了满足这些条件,不得不造假,不得不托关系,不得不花钱买论文。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名额有限,名额成了职称评定的稀缺资源,谁拥有了名额配置的权力,谁就把住了教师职称评定的“关卡”,从而为权力寻租提供了可能,这对教育生态可谓是颠覆性的破坏。

当然,对职称评定不能一棍子打死,毕竟,教师成长也需要肯定和评价。从实践看,职称评定也确实对教师成长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避免了“大锅饭”。由此看来,教师职称改革不是改不改,而是改什么、如何改。在笔者看来,破解教师职称评定难的心结,关键还在于改革评价标准,剥离职称评定和教师待遇挂钩的功利性元素,回归教育教学本身,让广大教师从此不再为此劳神费力才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