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来,榆林牢牢扭住治沙造林不放松,让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
知否知否,已是“绿肥黄瘦”
3月7日,靖边县杨米涧镇的居民们欣喜地发现,经历了一个冬天,山山峁峁间,一棵棵小树吐露新绿。“飞播造林的树木越长越高了。”居民们高兴地说,这些新绿,是去年6月27日由一架直升机飞播种下的。很快,这里的一抹抹新绿会越来越茁壮,由点连成片,成为陕西深绿色版图中的一部分。
(相关资料图)
2022年,榆林市飞播造林8.5万亩,涉及靖边、神木、佳县、米脂和子洲5县市,在11个播区飞行作业125架次,撒播侧柏、油松、柠条等各类林木种子4.32万公斤。随着后期雨水增多,8.5万亩林木种子将扎根黄土地,萌发出新的绿色希望。
飞播造林一直是榆林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榆林市继2014年最后一次沙区飞播造林结束后,时隔7年,于2021年重启飞播造林工程。该市瞄准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河流域(涉及6个县区)的重点区域,加大飞播造林力度,已累计播撒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的侧柏、油松和柠条等各类林木种子近9万公斤。
“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河流域地形多样,人工播种造林难度较大。榆林市抢抓相关区域进入暖湿期、降水量增加的机遇期,启动飞播造林工程,必将推动黄河流域县区和白于山区由浅绿向深绿转变。”陕西省飞播站技术指导专家、林业高级工程师张明表示。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70多年来,榆林牢牢扭住治沙造林不放松,班子换、事不变,一届一届往下传,一茬接着一茬干。如今,全市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半固定,让陕西的绿色版图向北推进了400公里,使陕西成为全国首个完全“拴牢”流沙的省份,创造出属于中国乃至世界的绿色奇迹。
“榆林绿化国土的脚步一刻都不会停下。这两年,我们在全市大面积推广飞播造林,为黄河沿岸防护林提质增效和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提供更强大助力。”榆林市林业局副局长张培谦说。
白头种松桂,早晚见成林。近年来,榆林市陆续开展了“三年植绿大行动”“榆林市林业建设五年大行动”,实施环榆林城防护林带建设、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能源企业绿化、千村万户绿化、河流水系绿化、林业产业化建设、城市绿化、飞播治沙等8大林业重点工程,大片荒沙荒山得到绿化。2022年,榆林市启动防止二次沙化及国土绿化五年行动,并以此为总抓手,创新推进“三项行动”,深入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推进全市生态空间高质量治理,加快榆林绿由“浅”向“深”转变。
从“沙进人退”到“绿肥黄瘦”,榆林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如今,榆林广大干部群众秉持绿色发展理念,向着“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的美好愿景阔步前行。
30多年来,从艰辛植绿到忠诚护绿,年过半百的卢益民已先后投身7个林业“五年规划”建设,见证了渭南,也见证了陕西从缺林少绿到绿意盎然的生态巨变。
愿做绿叶装点山川
3月的渭南,绿意初现。渭南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全国绿化先进工作者卢益民走在新绿之中,不由得生出了一份自豪感。1990年,渭南地区森林覆盖率为14.5%。2022年,渭南市森林面积已达335.4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7.85%。这喜人的成绩中,有他的一份功劳。
卢益民1992年从新疆农业大学毕业。30多年来,从艰辛植绿到忠诚护绿,年过半百的他已先后投身7个林业“五年规划”建设,见证了渭南,也见证了陕西从缺林少绿到绿意盎然的生态巨变。
对卢益民而言,植绿不仅是挥铲挖土的体力活,还是需要认真调研、科学规划的脑力活。
“树,在如今的南塬是最平常也最稀罕的东西。”每当站在塬上,看到眼前的绿色,卢益民总是回想起这里曾经的贫瘠荒芜。
渭南南塬地处秦岭北麓南部台塬沟壑区,由于历史原因和长期耕作,过去这里植被稀少,土地干旱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沟壑土层裸露,每逢大风天气,沙尘弥漫。
2008年开春,渭南市提出了尽快实现南塬绿化美化、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构想。“造林不能埋头瞎造,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卢益民说。为了推进渭南南塬乃至整个秦岭北麓迎坡面的绿化,时任渭南市林业局造林科科长的卢益民深入分析:“南塬地区立地条件突出特点是干旱,要科学选择绿化树种;地埂边要选择具备观赏性兼经济价值的常绿树种;地埂内要在尊重居民意愿的基础上,结合区域林业产业发展规划选择经济林苗木,增加居民收入……”按照这样的规划,他参与研究确定栽植树种、苗木规格、任务分配,组织各单位部门人员、群众2万余人,通过1个多月的义务植树,栽植6500株侧柏、油松苗木。经过管护,侧柏成活率达99.7%、油松成活率达93.6%,成为当时陕西省在较差立地条件下,群众性栽植大规模苗木的成功示范。
为了继续推进渭南南塬乃至整个秦岭北麓迎坡面的绿化,卢益民参与撰写《关于秦岭北麓塬区直观坡面造林绿化情况的调研报告》《渭南市秦岭北麓南塬绿化工程实施意见》,提出了地埂乔木类、地埂灌木类、坡面、地埂内4种栽植模式的树种选择建议。这些科学绿化建议为南塬绿化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多年来,渭南南塬栽植苗木64.28万亩,地埂内栽植花椒、核桃等经济林木2.8万亩。
如今的渭南南塬郁郁葱葱,已经成为渭南的一道绿色屏障。昔日黄土旱塬换上绿装,在抵御风沙侵蚀的同时,也提升了渭南形象。
种树护绿之余,卢益民最爱写诗。“……而在秦岭深处,我们种树人在重整山河。”如今的他,正像自己的诗《四月的中国》里写的那样,“肩扛铁锹、手提树苗,行走在祖国的大地上”。
20多名造林队队员同吃同住,每天6点多起来干活,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他们要把1300亩地全部植上新绿。
黄河岸边19年的坚守
3月6日,宜川县壶口镇羊家庄村,成群结队的造林队队员顶着日头,扛着一捆捆树苗行走在山峁间,远远看去,在大地上形成一个“之”字形。
这是他们今年开工的第6天。从3月1日正式开工到几个月后造林结束,这20多名造林队队员同吃同住,每天需要6点多起来干活,一直忙到晚上9点多,他们要把1300亩地全部植上新绿。
“这种山沟沟里根本就没有路。脚踩在哪里,哪里就是路。”造林队队长王小红告诉记者,“山路难走,就怕新手摔跤。对我们而言,走得多了,这种山地就像平路一样。”尽管山路难走,但这对造林队队员而言并不算难事。
前年,造林队承包蚂蚁森林的保护黄河幸福林工程时,王小红的队伍加上其他造林队共有80多名造林员。他们用四五个月时间在黄河岸边陡峭的悬崖上种下了800多亩树苗。
“一般的种树只需要在土地上挖一个坑,就可以栽苗了。但黄河边的峭壁缺乏土层,最厚的土层也只有20厘米左右,要植树远远不够。”王小红说。
“车没有办法上去,只能人工一趟一趟从山下扛树苗和泥土。每棵树苗要成活,光是泥土,就要用这种袋子运满满4袋上去。”一名老队员指着水泥袋告诉记者。即使经验丰富的老队员,在满负荷的状态下,每天也只能种5棵树。
那段时间,每个队员都瘦了、黑了。王小红一个月就瘦了3.5公斤,脸上被风吹得起了皮,肩膀上全是扛树苗留下的瘀痕和血印。
既然这么难,为什么要花这么大力气人工种植?
“以前我们也试过飞播造林,但因为立地气候过于干旱,效果不太理想。一场雨后,出苗率很高,但成活下来的寥寥无几。”宜川县林业局总工程师袁国荣告诉记者,“人工造林不仅树木成活率更高、生长状况更好,而且还能有效调整林地的林分结构。”
在这样的需求下,一支支造林小分队应运而生。2004年,从外地务工回乡的王小红加入了造林队伍,正式成为一名黄河边的种树人。王小红坚持了19年。
“队伍人数最多时,能有30多人,有的是跟了我10多年的老队员。”王小红说,“我以前的想法很简单,想着植树嘛,就像打工一样,肯吃苦就行。前一阵子,看到来壶口瀑布旅游的外地游客经过黄河幸福林带感叹黄河边的绿色时,我很骄傲。”
一年又一年,一片又一片,“王小红们”植的树染绿了壶口瀑布附近的黄河岸边。
“你看,那棵柏树是我当年亲手种下的!这种地方树特别难活,谁都没想到这棵树不仅活下来了,而且还长得那么好!”采访回程的路上,王小红指着一棵岩石中长出的柏树告诉记者。这棵近两米高的柏树长势喜人,在阳光下迎风伫立,成为黄河岸边一道亮丽的风景。
记者手记 | 在心里种下绿色的种子
又是一个植树节,在全省有不少像卢益民、王小红这样的人,他们扎根泥土,在植绿护绿一线坚守,默默地种下了一棵又一棵树苗,染绿了三秦大地。
采访后第二天一大早,记者便接到了王小红的微信消息:“有更多的人关注植树、参与植树,一直以来都是我们造林队队员共同的心愿。”他说,只有每个人在心里种下绿色的种子,三秦大地才能变得越来越绿、越来越美。
在陕西,这样的愿景正在逐步实现。越来越多的人以各种形式参与到植绿护绿之中。以义务植树为例,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多年来,全省累计参加义务植树4亿人次,年均植树6000万株。为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全国绿化委员会于2017年启动了“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试点工作,陕西成为全国首批4个试点省份之一。陕西在2018年6月开通了“陕西全民义务植树网”,创新植树绿化方式。目前,陕西省已有10万余人通过“陕西全民义务植树网”履行植树义务,“码上植树”“云端尽责”渐成新风尚。
又是一年好春光,植树添绿正当时,让造林绿化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请大家行动起来,参与到绿化植树、爱绿护绿、美化家园的行动中,在心中种下绿色的种子,为我们的家园增添一抹新绿,增添一道美景!
来源|陕西日报
记者|申东昕
监制|赵侠
制作|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