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中国”系列文化丛书的开篇之作《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日前发布。图为发布现场。 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供图


(相关资料图)

日前,由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等单位主办的“故事里的中国”系列文化丛书的开篇之作《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新书发布会暨“讲好中国故事”专家研讨会在京举办。

《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主编翟博表示,在目前众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性图书中,“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的读者定位为全球青少年,旨在通过一个个具有典范性和贴近性的小故事,展现具体、真实、立体的中国形象,从而帮助海外读者加深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

助力中华文化海外传播

《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围绕“风物、习俗、艺术、人物、成就、精神”6个主题,精选50个独具特色的陕西故事,带领中外读者走进陕西这个中国的“天然历史博物馆”。书中内容跨越古今,既关注兵马俑、大雁塔等,也关注秦腔、安塞腰鼓等地方文化艺术,还收录了司马迁、路遥等人物故事。

“几年前我曾到西安旅游,导游再三叮嘱我吃羊肉泡馍时要把馍掰小一点,她没说明原因,也没有讲述我所感兴趣的泡馍背后的故事……”“故事里的中国”系列丛书英文编审、世界汉语教学学会理事斯明诚表示,此次终于在《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中找到了“泡馍故事”,这也激发了他重游陕西的兴趣。在他看来,书中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类似故事,能带领海外中文学习者及中国文化爱好者走进陕西、了解陕西。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院长刘宝存表示,《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以故事筑底、以历史为经、以山河为纬展现陕西文化,通过故事体现中国文化的精髓,不仅可以帮助国内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而且可以让海外读者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了解中华文化、喜欢中华文化,从而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

丰富国际中文教育资源

继“故事里的中国”丛书陕西卷出版后,目前已有多个地方卷的创作全面启动,将陆续推出上海、湖南、天津、河南、广西等地方卷。

“丛书分卷呈现中国风貌,我们期待一座美丽的‘中文之桥’面世。”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李晓琪如是说。

作为国际中文教育专家,南开大学祖晓梅教授认为丛书在内容编写中非常注重选择中华文化典范性的素材,未来可作为国际中文教育资源,推荐给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外国学生。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教授张英也关注到了丛书作为国际中文教育资源的优势。她以《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为例表示,首先,该卷的妙处在于:纵横捭阖,化繁为简,将陕西的历史及文化勾勒得如此清晰而完整,为海外学习者提供了简洁而适用的中国文化教材。其次,作为“对外”的文化教材,本书在图、文的搭配与选择方面,也下了一定的功夫,使“文明”与“文化”的呈现,具有了一定的立体感和丰富性。最后,正如书名所示,作为肇始之地,介绍其“有什么”相对容易,而解读其“是什么”则需要更广、更深的探讨与研究。“值得庆幸的是,《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开了一个好头!”张英说。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郭鹏则结合书籍内容,充分肯定了“讲故事”在跨文化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他看来,以故事导入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从而在跨文化理解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中国有太多故事值得挖掘

为了帮助海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故事里的中国”丛书编委会邀请到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厦门大学教授潘维廉担任特别顾问。

上世纪80年代,潘维廉怀着对中国的向往,带着妻儿来到厦门。为了让远在美国的亲友了解真正的中国,他用书信的方式介绍自己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在此过程中,潘维廉也成了中国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大家亲切地称他为“不见外的老潘”。

“当我1991年到陕西时,只知道兵马俑,不知道郑国渠修建背后的故事……”“不见外的老潘”在看完《陕西:中华文明的肇始之地》后,不仅找到了上述问题的答案,还了解了皮影戏的起源。他希望随着“故事里的中国”系列文化丛书各地方卷的出版,海外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

在中国生活近40年,潘维廉的足迹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在他看来,中国有太多精彩的故事值得挖掘和书写。作为“故事里的中国”系列文化丛书的特别顾问,潘维廉表示,通过阅读一个个地方故事,他对中国各地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把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分享给世界。

对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潘维廉认为,首先要“先讲内心,再讲逻辑”,用真诚的故事打动人。其次,在跨文化沟通中,既要注重“和而不同”,也要学会“求同存异”。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