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九月授衣……”《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里最长的一首诗,如一幅风俗画卷,详尽描述了西周先民们在豳地一年四季辛勤劳作的场景。据文献记载,夏朝末年,周人先祖公刘率领部落迁居到“豳”地,公刘的儿子庆节在豳地建国。自此以后,这个部落就在豳地建立城邑,发展农业。到了古公亶父时,才率领族人迁居岐山下的周原,并且以地为名,称为“周人”。
【资料图】
豳地究竟在哪儿?2018年至2022年,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陕西旬邑西头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大型城址和高等级墓葬,为寻找豳地打开了新局面,并入选2022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西头遗址地处泾河东岸台塬边缘地带,距泾河约4000米。5年的考古发掘,循序渐进,先后在南头、鱼嘴坡、尖子、上庙、斜圳5个地点发掘灰坑650余座、墓葬140座,发现贯穿仰韶、龙山、先周、西周、汉唐等各时期的陶窑、房址、灰沟等各类遗迹,出土陶器、铜器、骨器、石器千余件。目前确定遗址总面积达到300万平方米,其中商周时期的遗存分布约200万平方米。通过对出土遗物的类型学比较,并结合碳14测年,可以建立从晚商至西周晚期的年代序列,为区域文化演进提供了重要标尺。
大型城址和高等级墓葬的发现备受关注。考古学家在西头遗址西侧区域发现了一处面积约80万平方米的城址。通过对城址南城墙的剖析,确认城墙年代为西周时期。西周城址的发现,为区域聚落研究打开了一扇窗户。考古学家在城址内发现了道路、城门、护城河等。在城址北侧发现的夯土建筑基址,柱础下有石板,局部基址夯层厚达2米,说明其上有较大规模的建筑存在。在附近发现的灰坑、灰沟中,有2000余件筒瓦、板瓦残件,另有一定数量的原始瓷片、印纹硬陶片和打磨精细的蚌饰,足以说明该建筑等级之高。
城址内发现6处熔铜残炉以及熔铜块、铜渣、炉壁等遗物。科技分析显示,所见熔铜块应是对原有铜器进行二次重熔,因火候控制不当,产生了未完全熔化的现象,这为中国古代铜器的重熔生产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南城墙外侧发现深坑,坑内大型三足瓮内有炭化粟痕迹,坑底土质坚硬,近坑底有厚度2—4厘米的植物秸秆类堆积,其上部发现少许黄褐色植物种子,说明这个深坑应为储粮窖穴。这也从侧面证明这里人口数量之大。
上庙地点发现了大型围沟墓地,有墓葬近千座。2022年发掘甲字型大墓3座,其中一座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殉人最多的西周墓葬,出土了大量的海贝、蚌器、骨器、玉器及刻字卜骨等。如此多的殉人表明,这是一座延续商文化风格的墓葬。上庙墓葬的年代主要集中在商末周初和西周早期。已发掘墓葬存在墓向相异、等级明显、随葬兵器比例高等特点。墓葬出土陶器有本地晚商时期延续下来的陶器风格,有来自周原或丰镐地区的典型周文化陶器,亦有来自泾河上游地区的红陶袋足鬲等器型。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苏秉琦、石璋如等就在关中的泾渭流域寻找周人故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多项考古调查与发掘在泾河流域陆续开展,揭示了区域内先周时期的文化面貌和聚落形态。进入21世纪,西北大学古豳地考古队在泾河中下游及其支流三水河、冶峪河、泔河等流域进行长期调查,对区域内先秦时期的文化面貌和聚落分布规律有了全面的掌握。他们判断,泾河中游的支流三水河两岸台塬,是探索先周时期遗存的关键区域。与此同时,泾河流域还发现了多处重要的西周时期遗存。先周时期遗存分布数量多,“小群居、大杂居”,尚未形成等级差异;西周墓地则具有等级高、年代集中、商文化因素浓厚、随葬兵器多等特征。陕西泾阳高家堡墓地出土“戈”字族徽,被认为是周初迁来的“戈国”人群;甘肃灵台县白草坡墓葬发现“泾伯”铭文,被学者认为是居于黑河流域的族群。这些墓葬处于关键的交通要道,为探讨周初人群迁徙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汉唐文献多有关于“豳”地的记载,如唐代《元和郡县图志》记载“豳城”位于三水县城以西30里的大塬上。以往学者多认为该文献为后世附会而成,但结合考古调查与发掘,发现位于三水河北岸的张洪塬,塬面宽大,商周时期遗址分布密集,是利用“排除法”寻找豳地的好区域。
有学术目标,有文献研究,有区域调查,在旬邑西头遗址取得考古突破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目前,西北大学在旬邑建立了考古实习基地,这里将成为集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实习教育于一体的开放性共享平台。西头遗址的多学科合作攻关正在开展,古DNA分析将为人群迁徙提供直接证据,同位素分析将为人群来源、食谱结构提供支撑,植硅体分析将为环境变迁提供详细信息等。西头遗址的考古工作才刚刚开始,诸多谜团还需要扎实的考古工作逐步解开,豳地具体位置的进一步明确也有待未来更多考古发现来“指向”。
黄土高原腹地的泾河流域是奠定周代礼制文明的关键地域,我们期待文明探源取得新的进展。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本版图片均由国家文物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