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教育圈顶流学校的流量密码

编者按:“双减”下,既真正减轻学生负担,又能满足学生在校“吃饱”“吃好”全面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要提高教学质量,听上去似乎比较矛盾,但这一理想状态真真切切就是这所小学的日常真实。西安高新东区小学的孩子早在2017年便开始了以“好成绩轻负担”为目标的教学改革,还能在校发展兴趣爱好、特长,教学质量更是连年获得家长及社会的认可。 不单单因为西安高新东区小学是西安高新第一小学“+校”,拥有名校基因,更因为西安高新东区小学自建校起便持续推进的教学改革开花结果成效显著:在学生、家长需求与国家“双减”政策、学校高质量发展之间很好地实现平衡。继推出首期报道《西安“公参民学校”治理一年这所民办学校上交特别答卷》后,本期聚焦这所热点学校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秘密武器:“全·优教育”。


【资料图】

“教育是一件关系到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大事,自从孩子们上了小学,家庭的许多喜怒哀乐就会围绕在此,教育又是一项看似开放的工作,每个人都会对教育有自己的方法和体会。那么,我就想跟家长谈谈学校的教育,特别是我们东区小学的教育……”

4月22日上午,西安高新东区小学报告厅座无虚席,在这场疫情以来的首场线下家长会上,从教30年的校长闫成以高新东区小学“大家长”的身份娓娓道来,分享了办学理念、德育工作、教学改革,学校近年来取得的成果,以及家庭教育《10张图告诉你普通父母与智慧父母的巨大差别》。

对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对等,闫校长引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课上教的是“和面”,评价的却是“蒸包子”,学生的负担能不重吗?他指出,长期以来的“三段链式”教育:学校教学管基础,家庭管作业,社会上的培训班、兴趣班管拓展,令多少孩子和家庭身心俱疲。基于此,为满足家长及学生需求而进行的教学改革正当其时。

“大小课”改革与“数学+”消除老师大烦恼

闫校长调查发现,小学进课表的课程越来越多,很多语文、数学及综合学科的老师都认为课时不够,于是学校开展了“大小课”的课时改革,即:根据教学实际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课时,比如两节音乐课连上,也有20分钟的小课。“大小课”改革很好地解决了各学科老师课时不够的问题,实行6年来,效果明显。

六一班数学老师李妮娜身兼班主任,同时还是劳动课老师。她说,从2018年起,全校40多位数学老师的身份均为“数学+”,“这就是我们的‘数学+’学科融合改革,比如,数学+信息、数学+科学、数学+心理。”

闫校长说,5年来,“数学+”课程融合发挥数学老师思维优势,也与新课标跨学科融合相契合。三年级以上的数学老师都只带一个班的数学课,以便让老师们心无旁骛专心管好班、上好课。

“全·优教育”满足需求解决教育需求“剪刀差”

如果说这些改革还只是“开胃菜”,那么,真正让西安高新东区小学名扬西安成为教育圈顶流的则是一道治本“大餐”:“全·优教育”。

早在国家实施“双减”前的2020年,高新东区小学便从教学入手,一改到底。课堂上,老师主要讲重难点和生长点。结合“讲-练-拓”,讲出价值、练出成效、拓出水平,提升了教学的效率和效果,这是学校教育责任心的体现,也是学校对“双减”工作落实的现实解答。

学生也有人人参与的教学活动:数学“金牌小讲师”,语文课前5分钟演讲,以及高年级1+X即兴演讲等。

“全·优教育”下,按照学生认知和教学规律,把一节40分钟的课堂分为几段:

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注意力最集中的15分钟黄金时间,老师讲解本节课最为精华的内容;之后用5分钟小结,这是整节课的“灵魂”——引导学生总结知识点,然后进入10-15分钟的课堂练习环节。在这个过程里,老师通过巡视不同层次的学生,发现问题,随即进入总结讲评环节;最后,老师再讲学生不容易掌握的,也就是拓展的内容。

数学老师张艳说,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会开小差,人人有事干,能力强的孩子能“吃饱吃好”;每天拓展一个知识点,一学期下来,质变惊人。

打造升级版“全·优教育”已开展试点

“老大上五年级,5年来,作为校家委会成员,每一次听闫校长讲‘以爱为底色,为学生办学’的理念和举措,我都有比较深的感受。”五五班王奕茗的爸爸王先生说,此次家长会不仅打消了家长对学校教育及孩子成长的疑虑,还学到了干货——如何做智慧型家长。学校的诸多改革是务实的,并非应试,满足了家长、学生对能力和素质教育的需求。事实证明,学校办学很成功,自己的孩子也越来越优秀,“老二今年要上一年级,高新东区小学是两个孩子的最佳选择。”

“全·优教育”的未来是怎样的?几乎每天都坚持写教育随笔的闫校长说,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和行动:“全·优教育”要向更理想的课堂迈进,通过“全、深、广、文、练”的研究,融入学研课、辩论课,发挥学生主动性,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全方位实现每一名学生的最优发展,目前诸多举措已经在一些班级试点。

人皆言,西安高新东区小学既有成绩又有素质教育,下期我们继续揭秘顶流西安高新东区小学。 华商报记者 耿艳红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