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渭南日报 记者 贾维

时值盛夏,6月28日,记者从渭南城区出发前往蒲城县苏坊镇党定村,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王亮夫妇的西瓜种植园,见到了这对返乡的农民工夫妇。

王亮和妻子王苗苗是苏坊镇党定村的普通农民,夫妇俩之前一直在广西从事除尘设备的安装工作。“几年前的一次意外,我在工作时从脚手架摔下来,导致双腿粉碎性骨折,光在医院的病床上就躺了一年……”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王亮眼角湿润了。“28岁,正是大好的青春年华,看着同龄人都能在外面挣钱,我却只能窝在床上,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看不到希望……”整整一年时间,王亮都没有出过家门。“他颓废,我们看着也着急。”妻子王苗苗守着王亮不离不弃,开导他、鼓励他。在家人的关心和帮助下,王亮慢慢开始振作。看到身边的乡邻得益于家乡良好的农业惠民政策,在农业种植上干出了一番新天地,王亮觉得自己也可以试着种植大棚西瓜,为此他还专门向有多年西瓜种植经验的王公社师傅学习了种植技术。

确定了种植方向,他拿出了夫妻二人的积蓄,又从亲戚朋友处借了一些钱,流转了32亩土地,建起了20个大棚。因为没有创业经验,20个简易大棚的花费大幅超出了夫妻俩的预算。王亮告诉记者,当时他们夫妻俩的预算是20万元,但建大棚的过程中,实际支出超出了几万元。赔了怎么办?负债怎么还?“不怕,干砸了我们就去学,别人能成我们也能成。”多亏了妻子的支持,夫妻俩东拼西凑硬是盖起了大棚,决心成就一番“甜蜜事业”。

“这些棚里的西瓜,再有几天就能上市了,能赶上好价钱。”记者走进王亮的西瓜棚,满眼尽是绿意,一个个油亮亮、圆滚滚的西瓜在瓜藤丛中若隐若现。“大棚栽培西瓜,赚的是辛苦钱。”王亮说,要种好大棚西瓜,首先得有技术。主要是要掌握好施肥、治虫的时间,瓜地的控水也十分重要。其次,还要勤奋,不管是翻地、拉膜,还是整蔓、摘果,他们夫妻俩都亲力亲为。“今年夏天,连续高温天气,大棚里温度达到50多摄氏度。”王亮说,为了防止中暑,他们选择在早上四五点就干活,干到上午十一点左右,到了下午四五点,他又到瓜棚里忙碌,一直忙到晚上十二点才收工。闷热的瓜棚里,两人的衣服经常被汗水浸湿。

天道酬勤,王亮种出的西瓜产量高、瓜形好、甜度高,深受客户的认可。眼看着即将上市,本地及周边的西瓜商都慕名前来。“我都不敢多接订单,怕头茬瓜不够卖。”王亮擦擦脸上的汗水,笑着说,“今年选种的黑无籽和甜王西瓜,批发价2~3元,目前市场行情非常好。而且周边村的群众也都跃跃欲试,每天有不少人来参观取经。”

近年来,党定村党支部坚持以支部为引领,采取“联合党委+产业基地+股份经济合作社”的产业致富模式,积极为广大创业农民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致富之路,让愿意留在基层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投身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王亮夫妻俩作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不仅收获了创业的“第一桶金”,也为家乡振兴带来了许多新观念、注入新活力,走出一条“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如今,王亮夫妻俩也在不断努力,尝试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通过不断探索和改进,逐步提高大棚西瓜的知名度。“通过不断努力,过上了想要的生活,我很满足。”对于未来,王亮和妻子充满了信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