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早高峰时段公交司机让学生先上车”的视频引发普遍关注,持续走红。

视频被大量转发,网友几乎是一边倒地为司机的做法点赞,同时,一边倒地批评老年人高峰时段出行“添堵”,还有网友建议“用高峰时段老年人乘车全票来促成错峰出行”。


(相关资料图)

这样的一边倒,不是第一次发生,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对于很多现象,要客观理性地看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不能以偏概全,因个例行为部分现象"标签化"甚至“妖魔化”一个群体。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步子慢的老年人很难适应,很容易跟不上节奏。尤其是在互联网大行其道的当下,老年人的身影一直很模糊、声音很微弱、存在感不强,是不折不扣的“互联网边缘人群、弱势群体”。他们的声音需要被听见,他们的诉求需要被看见。

人人都有老去的一天,我们应当学会换位思考,与老年人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交流,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关怀。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老年人这个特殊人群身上,看看他们在想什么、在做什么,想想我们忽视了什么、错过了什么?

经常刷短视频会发现,互联网时代的老年人,有着鲜活的面容,各有各的形象和角色。

他们爱自己,比如爱健康、爱美丽。年近八旬的白金芹是个健身达人,撸铁、跑步、练瑜伽……网友赞她“活得像个少女”。加起来快300岁的4位老人组成“时尚奶奶团”,将旗袍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年轻网友实名羡慕:“看了她们,我不怕自己老去了”……

爱他人,比如爱自己的家人,爱老哥们儿老姐妹儿、爱素不相识的后辈。100岁的老奶奶向98岁的老爷爷撒娇,画面温馨又浪漫。“当代鲁班”阿木爷爷为孙子做了许多精巧玩具,从国内火到了国外。退休大叔头顶近40度高温,跪地为溺水男孩实施心肺复苏,网友点赞:“英雄变老了。”

爱生活,比如吃得香、活得美。“川味盐太婆”直播做川菜,让网友隔着屏幕淌口水。退休老人痴迷种花,一年四季换着花样来,为全村人打造“浪漫花海”。

爱时代,比如努力追赶潮流、创造价值。“云爸爸”中老年模特在直播镜头前大秀“武功”,成为直播界“一股清流”,叫好又叫座。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的“李大姨”“张大爷”也是各有各的可爱。

青岛“万人广场舞”

他们热心公益,争当志愿者,在退休之后继续为社区、为城市发挥余热。他们闲不下来,退休了还想再创业,或者打个工,努力不让自己和社会脱节。他们不忍对儿女说“不”,即使内心向往着诗和远方,却任劳任怨留在家里带娃。他们珍视名誉,前不久,青岛“万人广场舞”上了热搜,比壮观场面更戳中人心的,是大姨大叔们的有序、安静离场,被网友赞“超有素质”“这是一座城市的修养”……

与此同时,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老年人也在频频遭遇尴尬,渴望被听见、被关注。

看不会的操作。网络预约挂号怎么挂?网约车怎么约?手机银行靠谱吗?网购的东西不合心意咋退款?年轻人玩儿得贼溜的操作,在很多老年人这里“寸步难行”,教也教不会、学也学不好。

看不清的陷阱。社科院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17.25%的被访老年人有网络受骗经历,其中超四成是因保健品被骗,近四成是因免费领红包被骗。

看不穿的谣言。权威期刊《科学·进展》曾发布一个研究结果,65岁以上老年人是转发假新闻的主力,他们分享假新闻的数量是18至29岁人群的近7倍。

看不懂的社交。“yyds(永远的神)”啥意思?微笑表情为啥代表“阴阳怪气”?怎么看不到孩子的朋友圈了?在群里分享的好文章咋就成了“鸡汤文”?网络社交圈里,老年人有一种难以描述的孤独。

此外,还有被网络舆论“看不惯”的刻板印象。

就拿这次的“早高峰时段公交司机让学生先上车”视频来说,对老年人的批评声“一边倒”,可以看作是社交媒体上,人们对老年人刻板印象的一种宣泄和爆发——“不应该设什么老年优惠卡,太多的老年人都是贪占便宜的高手”“年轻人要吃饭、学生要读书,你退休的人大把时间,有事什么时候不能办”……

除了这个视频,翻翻网络,老年人被贴的负面“标签”还有不少,很多是以己度人、以偏概全。比如,不文明、素质低——“老人变坏了,还是坏人变老了?”比如,不懂科学、啥都信——“每个老人都是一台超强流言传播机!”比如,品位差、土味足——“大妈拍照三件套,纱巾墨镜太阳帽”等。

作为被“贴标签”的对象,老年人的声音在哪里?

截至2022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为2.8亿人,其中网民规模为1.53亿人。也就是说,有将近一半的老年人不会上网。相比于冲浪网络、语言犀利的年轻人,老年人真是“腿”也跟不上、“嘴”也跟不上。

快速发展的互联网,“新玩法”层出不穷,步子慢的老年人注定落在后面。“失语”的老年人如何被听到?

跑在前面的子女,转过身来等一等。

比如,有的年轻人教老人使用手机,把每个步骤画在纸上,让老人能够“按图索骥”;老人不慎踩了陷阱,别一上来就批评,安抚好老人情绪,再慢慢剖析前因后果,帮老人提升辨别力;老人转发了谣言,别急着“翻白眼”,用老人能听懂的语言做好科普;平日里,跟老人聊聊网络流行语、好玩儿的事儿、该注意避的坑……就像我们小时候蹒跚学步、牙牙学语一样,老人给了我们足够的爱心和耐心,我们也要给他们多一些鼓励和陪伴。

跑在前面的社会舆论,转过身来等一等。

就像这次“早高峰时段公交司机让学生先上车”的视频,先别急着跟评,听一听当事老年人怎么说,问一问身边老年人的看法,这样对老年人才算公平。个别老年人言行不够文明,别急着下结论,先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比如,抢占球场跳广场舞,是否因为周边公共场地太少?老年人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是否与年纪大了耳背有关?如果老年人确实理亏,咱们该劝导就劝导,但不要一棒子打死所有老年人。

跑在前面的社会服务,转过身来等一等。

如今出行、购物、就医等社会服务,很多是比着年轻人的需求来的。许多人工窗口被自助服务机替代;习惯使用现金的老年人有时候会碰到“有钱没法花”的尴尬;机场、高铁站等场所让老年人“打怵”,在里面很容易找不着“门”、认不着“路”;电视观众以老年人居多,看遥控器像看天书;药品说明书一米粒能盖住4个字,戴上老花镜都看不清……有些设施和服务,真的需要做好“适老化”改造。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预计到2035年左右,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我们早晚都会老的,对老年人更好一点,就是对我们的未来更好一点。

责任编辑:孙源熙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