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咱们的漾濞大泡核桃、紫心核桃,都可以发快递、送货上门……”这几天,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顺濞镇静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罗静晶也当起了“带货主播”,在朋友圈里“吆喝”起来。

“罗支书,你们合作社还有漾濞大泡核桃吗?我想买10来吨青皮核桃……”一大早,正在地里采收核桃的罗静晶就接到来自贵州毕节的购买电话。谈妥后,罗静晶召集合作社的社员们采收、挑选、称重、打包、发货,忙得不亦乐乎。

核桃作为漾濞群众增收致富的“黄金果”,曾经的收益让群众尝到了“甜头”,近年来核桃市场低迷,如何销售却成了老百姓的心头忧。“村民的核桃滞销,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解决。”罗静晶说,为了帮助村民卖掉滞销的核桃,他当起了核桃“推销员”,四处推销滞销核桃,终于找到一个突破点。

中秋前夕,漾濞县静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便收到顺濞镇小村村帮扶单位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大理分公司的“采购大单”。原来,为解决辖区群众核桃销售难题,助力乡村振兴,顺濞镇坚持以党支部作为“中间商”,“牵线搭桥”联通核桃产销渠道,促成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大理分公司认购830余公斤新鲜核桃,分257份寄往大理州内的12家支公司,每份70元,共17990元。

“近年来,我们通过‘互联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销售模式拓展核桃销售渠道,结合帮扶单位认购、朋友圈带货等线上线下两种销售方式,我们合作社共帮助农户销售核桃近24吨,大多都是青皮核桃,主要销往贵州等地,等农户出核桃干果,我们也将继续帮着农户卖核桃,提高农户收入。”罗静晶告诉记者。

“今年核桃结得好,我们家核桃有1.5吨,今年价格不行,还好漾濞县静晶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帮我们卖,价格比我们自己卖要高,总算解决了我们的销售难题。”种植户罗高武介绍道。

“我们将以此为起点,继续以‘党建引领+拓宽渠道’的思路切实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精深加工企业,延长我们核桃的产业链,不仅要确保群众的核桃卖出去,还要能卖个好价钱,让核桃产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绿色银行’。”顺濞镇人民政府副镇长熊四龙如是说。

云南网记者段苏航

云南网通讯员夏家琰施孙俊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