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玉溪市通海县历史文化悠久,底蕴深厚的人文积淀造就了高雅的盆景艺术。特别是通海县里山彝族乡五山村充分利用依山就居的地理优势,大力培育盆景产业,使其由庭院美化转化为盆景产业发展,成为了当地村民经济增收的新亮点,用盆景搭起乡村振兴的美好前景,今年9月被省盆景赏石协会命名为“云南盆景村”。

走进滇中通海县里山彝族乡五山村,家家户户门前的院落里都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盆景,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盆景。这些盆景仿佛立体的画、无言的诗、灵动的景,令人心旷神怡、浮想联翩。

五山村村民王家昌家,自责任田被五金产业园区征用后,就在家门前的院落里培育了清香木、木犀榄、红果树、迎春花、桃树、梅树等品种的盆景,不仅绿化美化了自家庭院,而且通过盆景出售,每年也是一笔很大的经济收入,让他家失地不失业,增收致富有保障。

据五山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存轩介绍,除了村庄主街道盆景展示、家庭庭院种植外,占地十五亩的盆景交易市场建设已经落成,并于今年十一开始,每个星期六举行盆景交易会,提升五山盆景村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依山傍水、一庭一院、鸟语花香,这是五山村村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自“盆景村”打造以来,五山村的家家户户也积极投身到了“盆景村”的建设中,用实际行动,逐步将梦想变成现实。

据了解,五山村共有农户四百余户,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培育种植盆景,其中盆景大户就有五十多户,村民房前屋后都摆放着造型各异、品种多样的花桩盆景,除此之外,拥有大大小小盆景园或盆景基地三十多个,盆景从业人员两百余人,年交易额近千万元。

云南网通讯员 张彪 龙传运 姚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