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张四春(左)查看大头鱼

清晨,星云湖薄雾氤氲。

“有层薄雾,说明水温比气温高很多,鱼的生长环境还算不错。”在星云湖东南岸的土著鱼繁育基地,玉溪市江川区畜牧水产站站长张四春一边观察土著鱼生长发育情况一边介绍,连日来,受霜冻天气影响,基地周边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霜,要时刻关注鱼池水温,尤其是刚满3个月的星云白鱼,需要特别留意。

结束星云白鱼繁育基地的工作后,张四春又准备赶往大头鲤繁育基地。大头鲤基地和星云白鱼基地相距三四公里,位于星云湖沿湖生态廊道旁,车辆限行,张四春每天步行往返。大头鲤繁育基地有不同功能的鱼池,分别养着不同规格的鱼。看着游得正欢的鱼儿,张四春的脸上挂满喜悦。

张四春从小生活在星云湖边,大学读的是淡水渔业专业,回到家乡后便开始从事水产技术推广工作。参加工作没几年,星云湖蓝藻暴发,大头鲤、星云白鱼等土著鱼逐年减少、濒临灭绝。张四春带领团队建立原种站,积极开展土著鱼类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工作。

然而,收集野生鱼种是一个大难题。“当时基本很难见到星云白鱼了。我们去跳鱼沟守了两个多月也才捕到几百条。”张四春没想到,那是星云白鱼最后一次出现在星云湖边,他暗暗庆幸留住了将要灭绝的鱼种。于是,他和同事把江川的各个水库和池塘当作办公室和实验室,潜心钻研、静心攻关,不断摸索星云白鱼的摄食和繁殖规律。

通过几年努力,张四春的团队不仅人工繁殖出星云白鱼,还成功繁殖出子二代星云白鱼,并在短短两年间就向星云湖放流5.6万尾。在2009年至2022年期间,他们又培育出大量大头鲤,向星云湖投放5至7厘米鱼苗1205.8万尾、大规格鱼种36751.4公斤,每年新增生态大头鲤产量6万公斤,向503户养殖户提供8548公斤鱼苗,推广示范养殖面积累计达891.5公顷,累计产生经济效益2.1亿元,土著鱼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些年来,我们成功保住了7个濒危鱼种,通过增殖放流,土著鱼的种群数量也得到了扩大。”在张四春团队的努力下,水产提质增效的创新研究成果得到及时推广运用,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6项。随着云南倒刺鲃、抚仙四须鲃、花鲈鲤、杞麓鲤和抚仙金线鲃等土著鱼类陆续培育成功,星云湖、抚仙湖土著鱼类种群数量不断扩大,张四春摸索出的核心技术也得到了国内专家的认可,先后获得县(区)级以上科研推广成果奖及荣誉51项次,2018年入选云南省“万人计划”产业技术领军人才,并荣获2020年农业农村部全国最美农技员、2021年度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等称号。

云报全媒体记者浦美玲通讯员李丹张延江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