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自去年昆明正式托管磨憨以来,昆明市生态环境局发挥“绿剑”专项执法行动品牌的优势,通过扩宽度、拓广度、延深度的执法帮扶形式,指导企业加速转型升级,聚力开展磨憨口岸环境执法帮扶,增添口岸经济发展“绿动能”。今年,该局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计划全年分4批次,抽调全市生态环境系统管理、执法、技术人员,倒逼磨憨生态环境质量稳定向好,助推口岸经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
扩大执法宽度擦亮“绿色招牌”

“近两年,我们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绿剑’专项执法行动,发现了大批生态环境问题,取得了很好的制度创新实践成果。今年,我们将‘绿剑—2023’的执法边际扩大至磨憨口岸,初衷就是想把既有的好方法、好举措、好服务‘复制’到这里,建立‘发现问题、现场反馈、指导整改、现场验收、问题销号’等闭环机制,将‘金点子’、‘绿法子’带到企业生产加工一线,帮助磨憨探索出一条经济与生态互融共生的新路子,让绿色底色成为口岸经济的增长极。”昆明市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环境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中国老挝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管理委员会相关负责人指出,昆明市生态环境局专门派出环保队伍,奔赴几百公里前来执法帮扶,将对我们擦亮生态环境这一“绿色招牌”起到指导性作用,有效推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进展,全面提升辖区企业和人民群众生态感、幸福感、获得感。

//
拓宽执法广度建立“一企一档”

此次执法帮扶,工作组采取“全面摸排”“精准帮扶”“对症开方”“闭环复核”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执法人员通过走访问询、实地调查、周边了解,全面摸清企业的区域分布、行业性质、生产规模等基础信息,及时汇总形成管理档案,并突出“一对一”帮扶指导,从排查源头、过程管控、末端治理等着手,帮其理清思路,促其落实整改。

作为生态环境执法人员,昆明市危险废物监督管理所的工作人员这几天成了工作组里的“大忙人”,他们白天忙着跑企业、做检查,晚上则要理清单、整台账。一个个环境问题、一条条检查意见的背后,都是执法人员身上一份份沉甸甸的工作责任。“我们在帮扶中不单要‘望’治理设施、‘闻’现场异味、‘问’设施运行、‘切’检测数据,还要针对企业特点和具体问题,因企制宜开出整治‘药方’,提出治理方案,为执法服务对象做一次全面环保专业‘体检’”。

//
延伸执法深度,辐射“边际效应”

昆明市生态环境执法监督局(环境监察支队)相关负责人说,“两天的执法帮扶下来,我们小组共检查了多家橡胶制品、木材加工、食品加工等企业,从执法监管的角度来看,部分企业环境风险隐患突出,环保手续不齐全、危险废物处置不合规、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问题存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我们还会制定检查问题清单,帮助分析症结原因,督促企业规范整改。”

昆明市生态环境局、磨憨口岸执法帮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表示,本次执法帮扶工作分为“四步走”,概括起来就是“查、找、整、核”,“查”就是基本摸清磨憨口岸企业整体环境管理情况,“找”重点在于帮扶企业精准找出环境问题,“整”是要结合问题清单督促企业规范整改,“核”是根据企业整改情况开展实地复核,一环环抓落实,一步步抓成效,帮助磨憨经合区利用自然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壮大“美丽经济”,加快建立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口岸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支撑点。

云南网记者王琼梅通讯员邓杭摄影报道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