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感谢党委政府帮我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问题!”一声感谢,一封感谢信,是当事人对昆明市宜良县耿家营乡圆满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引发的矛盾纠纷,为民排忧解困的充分肯定。

感谢信

1998年,李某一家四口因当地水库大型项目工程建设,搬迁到了耿家营乡土官村,当时安置措施尚未完善,李某家放弃了应享有的部分移民安置政策,借住在父亲名下二十平方米左右的房屋内。随着家庭结构变化,李某一家的住房问题成了烦心事,父亲去世后,其兄弟继承了父亲留下的房屋,李某一家便无房可住。为此,李某以当年村小组未为其提供宅基地安置为由,多次到县、乡各级部门反映。在每次的调查中,村小组和李某各持己见,双方均提供不出充分的书面证据材料,而且当年具体负责办理该业务的村小组长去世多年,县、乡多部门多次调解均未能够成功,该矛盾纠纷已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稳定的一个重大隐患。

在近日耿家营乡开展的“大排查、大化解”行动中,耿家营乡发挥网格作用,按照“乡村吹哨,部门报到”要求,从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移民办抽调人员组成该矛盾纠纷化解专项工作组,认真分析、研判问题根源所在,全力开展化解工作。

解决纠纷

该矛盾纠纷引发时间较长,双方各持己见不愿作出让步,对立情绪较大,专项工作组在多次谈话、查阅档案资料、入户走访、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党员大会后,情、理、法相结合开展调解工作,最终找到了一个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平衡点,村小组将村里闲置的老卫生室按照略低于市场价的价格出让给李某,圆满化解了这起二十多年历史遗留矛盾纠纷。

这纠纷的化解,双方争议的宅基地安置问题发生时间为二十多年前的事,让取证和调处工作困难重重,在充分考虑权衡集体利益及群众的民生诉求等各方利弊后,向当事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用心用情用责化解了该起矛盾纠纷,李某也从最初的语言过激、满腹怨气到最后理性解决,重拾笑脸写下感谢信。

云南网通讯员张志安王洪明记者刘畅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