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全媒体看昆明市域社会治理”走进五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记者了解到,自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开展以来,昆明市努力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纠纷解决方式,力争实现办事“只进一道门”“一站式受理”的工作模式。五华区积极推进“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设,整合全区矛盾纠纷化解资源和信息系统,拓展调解队伍力量,实现中心一体化、队伍多元化、调解专业化、调处智能化、服务便捷化,持续深化基层多元解纷机制建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五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供图

截至2023年3月,五华区10个街道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均已建设完成,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矛盾纠纷调解体系。

2021年11月,五华区依托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成区级“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设有服务接待大厅、受理窗口、调解室、功能室等,配备1名分管领导、1名责任人、4名工作人员、4名专职人民调解员和7名兼职人民调解员,承担中心日常运作、管理及调解咨询工作,为方便群众进行现场矛盾纠纷调处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

五华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 供图

走进接待大厅,驻点律师在服务台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中心各服务台采用“首问首办”制,基于群众的诉求和反映的问题分流至公证、法律援助和调解等服务台。目前,公证员、律师及其他专职人员均已入驻中心,服务内容涵盖了基层司法行政公共法律服务职能,可提供“一站式”服务。

与此同时,中心“线上”调处平台可实现“全时段”解纷。群众通过云南法网“12348”、一部手机办事通、微信城市服务小程序等,可直接反映诉求,提交线上调解申请,并及时查看调解进程和结果反馈。

中心工作人员在系统后台演示,群众诉求显示为“未审核”“待办理”“已处理”“已拒绝”等4种状态。按照工作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在3天内处理“未审核”事件,申请受理后进入“待办理”栏目,工作人员将申请分发至街道办事处及其他职能部门,调解完成后由街道上传调解结果与办理情况后变为“已处理”。

此外,针对异地群众提交申请、不适宜开展人民调解等情况,区级中心需要电话回访当事人说明情况,并告知群众处理途径。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时时有回音”。

律师为市民解答问题 供图

实体中心和网络体系的同步建设,确保受理、流转、调处、反馈线上线下同频运行。中心投用以来,共调解案件330起(办理网上案件80件),涉及金额1574万元,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1082起、网上咨询17818件,办理法律援助2558起。

中心还整合全区矛盾纠纷化解资源和信息系统,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其他社会组织等平台进行融合,确保矛盾纠纷“一窗受理、一站办理”。

为弥合人民调解专业性欠缺问题,区级中心引入律师、公证等社会力量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化解。2023年2月,由区级中心牵头,上海段和段(昆明)、云南弘同等5家律师事务所共同成立的五华区律合律师调解服务中心正式运行。自成立以来,五华区律合律师调解服务中心在医疗纠纷、劳动人事争议、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领域为群众提供了更专业的法律服务、更多样的矛盾纠纷解决方式。

五华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还设立了公证调解室,长期派驻1名公证员驻点服务,参与纠纷调处、公证事项咨询等工作。截至目前,公证调解室共参与化解矛盾30余起,为群众办理公证事项19起。

中心建成以来,五华区各部门和调解组织联动,通过人民调解调处化解民间纠纷19593件,通过行政调解化解民事纠纷76200件(含治安调解、行政复议等),通过司法调解结案或撤诉21249件。

下一步,更多的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将入驻五华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统筹调解资源,为群众提供更为丰富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服务,综合运用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手段进行调解,进一步完善多元解纷综合机制。

云南网记者赵岗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