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今年主题日活动将在云南腾冲市举办。从今日起,本报开设“中国旅游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专栏,介绍我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新业态、新风貌,对主题日活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报道,带领读者走进云南、捕捉精彩。


(资料图)

昆明世博园举行特色活动。记者胡妤雅摄

今年以来,云南旅游强势复苏。据省文化和旅游厅数据显示,第一季度全省共接待游客2.85亿人次,同比增长61.1%。全省旅游市场交出满意答卷,与之相伴的新业态、新趋势引人注目。

最近“特种兵式旅游”刷屏网络,关于“云南特种兵旅游”的内容热度满满。有大学生挑战24小时吃遍昆明,从篆新农贸市场到南强街夜市,尽享各种美食。该旅拍视频发布后,网友们纷纷留言:“馋哭了,准备前往打卡!”“特种兵式旅游”爆火,离不开社交媒体的助力。截至5月11日,微博话题“当代年轻人特种兵式旅游”阅读量达7201.5万,讨论6427次,热点不断。

便捷的交通和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实现“自由拉练”的必要前提。“云南极限7日游,逛遍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吃住行攻略,将长线旅行压缩成“暴走方案”,并解释道:“云南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位置相对分散。如今,高铁将同方向的旅行地串联起来,上车休息,下车狂飙,非常方便。”

与“雷厉风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以松弛感为准则,强调放慢节奏、简化内容的“自由式旅游”。观光、康养、露营……相比奔赴热门景点,不少年轻人更崇尚返璞归真的旅行方式。重庆上班族海霞第一次到云南,她不再事无巨细地准备旅行攻略,而是随心所欲,随遇而安。“在大理双廊的海景客栈,晒足两天太阳。站在阳台远眺风景,直到手机里存满苍山洱海的照片。”回忆此行,海霞颇感满足,“旅行的意义不在于你看到了多少,而是你从中获得的感受和思考。给行程做减法,更容易享受当下。”她总结说。

有人喜欢清净避世,有人乐于闹中取静。昆明市民李彦宇经常约上三五好友自驾游。在弥勒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置身四季常盛的花海,喂食萌宠、采摘蔬果、星空露营。在建水古城漫步、搭乘观光小火车、体验紫陶工艺,品尝风味小吃。

相较于以知名景区、网红景点为首选的传统旅游,人们开始把小众景点和非旅游城市作为优选,以探索更多新奇体验。携程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以芒市为代表的全国多个小众城市搜索热度不断上升,整体旅游订单量与2019年相比增长157%。芒市“孔雀起舞的地方”实景歌舞专场演出、世界非遗德昂酸茶品鉴会暨三台山乡2023年德昂族浇花节、傣族古镇泼水狂欢活动、啤酒文化节等集聚民族风情和地方风物的文旅活动,共吸引游客44.51万人次,同比增长432.08%。

“5·19中国旅游日”活动开幕筹备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作为主会场的腾冲市持续提升运营服务水平,推出更多年轻化、沉浸式、互动强的文旅活动。家住上海的吴嘉欣在云南朋友推荐下来到腾冲旅游。“这几天特别充实,在腾冲热海景区体验热泉拔罐,吃了用温泉水煮熟的土鸡蛋,泛舟北海湿地,接着还到和顺古镇感受了侨乡历史文化。”吴嘉欣说,“这里真是一个山明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文化底蕴、自然风貌都别具特色。”

此外,“主题旅游”水涨船高,折射出年轻群体追求个性的心理特质。围绕美食、约拍、国潮、运动、研学、民族风情、边境旅游等垂直主题,云南各州市结合地方优势推出包括创意集市、非遗展览、演艺走秀、体育竞赛、实景剧本杀等文旅新产品,打造主客共享的沉浸式消费场景,满足当前细分和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线下展览、演出回暖,“五一”期间,云南省博物馆“盛世风华——大唐地宫的惊世宝藏特展”、翠湖摩登雅集、2023TKP正儿八经咖啡节,以及即将到来的2023五百里音乐节等活动,让年轻人在旅途中紧随潮流,捕捉属于自己的精彩。

云南网记者 郭瑶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