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云南网讯(记者孟晖通讯员张琦)记者从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大理大学、大理观鸟会、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等多处获悉,5月28日至6月5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秃鹳相继飞临丽江拉市海湿地和大理洱源湿地,这是云南省第一次记录到该物种多只同时迁徙,在历史记录中非常罕见。
秃鹳
“5月28日那天,有村民报告,有1只头顶光秃的大型水鸟飞到田里,请保护区救助。”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宣教科长和云峰介绍,村民发现的这只大鸟额和头顶裸露无羽,后头和颈部也裸露,呈橙黄色,与保护区现有记录的鹤鹳类鸟类均不同,后经鉴定是秃鹳。经工作人员检查,秃鹳的身体并无异样,在捆绑了卫星定位装置后,放归拉市海湿地。6月2日,大理大学研究人员和大理观鸟爱好者在当地群众的引导下,在洱源县茈碧湖镇大营附近的水稻田,也发现一只正在觅食的秃鹳。多家科研部门随即联合展开了较大范围的野外搜索。
秃鹳
“此次发现的秃鹳既有成鸟,也有上半身较暗、颈部有更多白色绒毛的幼鸟。此次发现的秃鹳从何而来,种群数量还会不会有所增加,还有待进一步观测和科学研究才能得出结论。”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学博士伍和启介绍,云南省是中国重要的鸟类迁徙通道,而丽江至大理一线是我国西线迁徙通道的主要途经地。
秃鹳性情较为和顺,以肉食为主,不主动攻击人。科研人员发现秃鹳在湿地中主要捕食蛇类、福寿螺、鱼类、蛙类,并且拍摄到了相关影像资料。昆明市生态保护志愿者李继明表示,他最早在2013年参与野外调查时见过一次,此后再也没有见过。据资料记载,云南省最早在1948年记录到秃鹳,此后鲜有记录。2013年、2017年,科研人员先后在红河州蒙自市、德宏州瑞丽市各科学记录过1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