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大理白族自治州医疗联合体签约仪式暨生物医学技术创新与转化论坛活动在大理州祥云县举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次论坛共分为1个主论坛和4个分论坛。主论坛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饶子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季维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志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刘志杰分别作主旨报告。
饶子和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饶子和在题为《后新冠时代抗病毒领域的机遇与挑战》的报告中指出,对病毒共性机制的认识、对共性药物的研究的长期积累是新冠药物快速出现的根本内因。传染病研究需要长期、稳定的支持。传染病和防控技术研究要坚持公益性,要开放合作、兼容并包,发展自身优势领域和优势团队来对抗传染病。
季维智
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省部共建非人灵长类生物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季维智以《非人灵长类与人类健康》为题的报告中,指出灵长类胚胎发育研究对科学和人类健康的重大意义,从胚胎发育研究、干细胞与类器官研究等方面讲述了非人灵长类动物模型在科学研究中应用的重要性,展示了其团队在近期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还介绍了以干细胞、基因编辑为代表的前沿生物技术的广阔前景。
张志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药卫生学部常委、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志愿以《口腔疾病与全身健康》为题的报告中指出,要认识口腔卫生健康的重要性,通过聚焦口腔颌面部的解剖特点、口腔生态与全身疾病的关系、口腔癌的致病因素与预防手段等方面,传达了口腔健康不容忽视的理念,要重视对龋病、牙周病、良恶性肿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和减少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发生。
吴皓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院长吴皓教授以《先天性耳聋:从筛查到干预》为主题作报告,介绍新生儿的听力筛查、耳聋基因筛查和用药指导、婴幼儿听力诊断、助听器干预、人工耳蜗植入、听觉脑干植入、中国康复教育等情况,通过大量具体的临床病历,生动详细地讲述了先天性内耳畸形的治疗策略,并介绍了听觉脑干植入在治疗内耳畸形导致的先天性耳聋中的临床应用,消灭听障人士的“最后一公里”。
刘志杰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上海科技大学大道书院院长刘志杰在《人源苦味受体结构及配体识别和激活机制研究》报告中,讲述了其团队在激活人源苦味受体TAS2R46的结构基础研究中取得的重大突破。他指出,苦味受体是味觉系统中比较特殊的一类受体,该研究为探索苦味受体的结构和作用机制开创了新途径,未来还将促进针对苦味受体的化学感知和药物候选分子的探索。
同步举行的4个分论坛上,专家们分别作了机器人时代-3D打印导板的临床(脊柱)应用、3D打印将改变未来医疗、电磁导航辅助全内镜下腰椎固定融合技术的初步应用体会、3D打印技术在县域医疗中的应用示范,以及护理管理者的素养、奥瑞姆自护理论的临床实践与运用、基于指标监测的护理质量改进、护理临床研究选题思路、科技赋能的护理创新等内容报告。
云南网记者秦蒙琳通讯员刘辉吴江秦敏苏娜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