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官司难,难打官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对于远离都市的乡村百姓来说,这“难”不止一处:难懂法律、难懂程序、难懂规矩、难请律师……

这样的“难”,在岚山却迎刃而解。靠的是什么?

岚山区亮出的招数就是:扎实开展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用心用情,慎终如始,把“法保姆”送到农村群众身边。

月例会制度·压实法律顾问工作生命线和压舱石

“各位村民注意了,明天上午九点,全镇的法律顾问月例会在咱村里开,大家有什么法律问题可以到村委会来咨询。”在每次收到司法所通知后,黄墩镇陈家官庄村支部书记陈迎祥,都会利用村里大喇叭告知村民。

这是岚山区村(居)法律顾问月例会的一个缩影。

翻开岚山区司法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张同环的《岚山区村(居)法律顾问督查走访专用本》,密密麻麻的字里行间,细致地记录了他每次到村走访的情况,从中也可窥见法律顾问履职尽责的历程——该区始终把月例会制度作为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生命线和压舱石。

张同环说,“当年红军把支部建在连上开辟了新天地,我们借鉴了这一理念,坚持把制度建立在了月例会上,实践证明这个探索和实践是对的。村(居)法律顾问工作是个新课题,为了更快破题、更准解题、更好答题,我们从2018年2月起,在八个司法所全面推行月例会制度。刚开始在司法所里开,后来为了发挥月例会的辐射效应,从2020年初起,我们把会议从司法所开到了村委会,会后,全体法律顾问集体接受村民法律咨询,当年接受咨询量就提高了36%。”

思路一变天地宽。为让月例会再提速、再赋能,该区坚持“一会多用、法德一体”的创新思路,把法律顾问述职、现场普法和国学研讨结合,有效地提升月例会的性价比。不仅如此,该区法律顾问每月到村服务不少于8小时,坚持坐班,只要村居有需要,随叫随到。

标准化管理·打造法律顾问“全生命周期”闭环体系

工作开展之初,事务千头万绪。法律顾问队伍如何建立?工作如何开展?摆在面前的问题有很多。

据岚山区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峰介绍,2020年5月,岚山区司法局在黄墩镇开展标准化试点,从选任标准、过程控制、考评激励三个环节入手,探索建立起覆盖选职、入职、履职、述职、评职、离职6个环节28项内容的法律顾问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而为吸引更多优秀的法律服务人才参与,该区在现有法律资源的基础上拓宽视野,将聘任区域放宽至市内所有律所和法律服务所。2020年以来,经过考察和双向选择,先后有山东周智律所、山东元亭律所、山东海曲律所、山东海洋律所和东港正律法律服务所等5家团队共18名同志,分别与黄墩、中楼等6个乡镇街道121个村签约,为岚山区村(居)法律服务带来了新活力新气象。

回忆起入职的感受,黄墩镇法律顾问路晓琳感慨良多,“区里对我们拟聘任人员设置三个月的试用期,试用期满后,对我们进行入职谈话和宣誓活动等等,让我们从抬脚下乡的那一刻起,心中就装着一份庄严和厚重。”

不仅如此,为确保司法服务质量,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力度,该区对法律顾问包村体系进行重组,打破按地域和社区分配方式,重点打造“法律顾问强手+薄弱村”组合,为“小事不出村”夯实基础。

文化筑魂·巩固提升法律服务质效

在扎实开展法律顾问工作的同时,该区通过强化文化阵地建设,培育法律顾问的初心和使命,进一步巩固提升法律服务质效。

岚山区有33名党员法律顾问,为充分发挥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便以争做“普法为民”之星、“服务模范”之星、“调解能手”之星、“专业敬业”之星为载体,开展“星火岚山”党建品牌创建活动。

同时,通过成立村(居)法律顾问党性教育基地,举办经典诗歌诵读比赛和照片展览,组织参观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不断提升法律顾问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为从内心深处不断锤炼队伍的初心使命,该区还借助月例会平台组织国学交流,共同学习《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此外,该区还打造文化品牌“清如许”,创作长篇古体诗《故园行》,原创歌曲《星火——岚山区村(居)法律顾问之歌》被山东省依法治省办表彰为优秀原创作品,并将实践成果分别结集印制《调解故事会》《法律顾问风采录》等五本书籍。

专业化服务为抓手,开拓了岚山法治乡村新格局。

“感谢孟律师帮助维权,我们多年的问题得到解决。”原来,陈某和朱某是邻居。2012年,朱某提议,用自己口粮地与李某的地块交换。2022年,朱某后悔,提议换回,但陈某不同意。协商无果后,两人发生冲突。

中楼镇法律顾问孟庆星得知此事后,主动介入调解,与当地派出所民警携手,对土地现状做出评估,制定后期解决方案,最终两人达成一致意见,签订调解协议书,握手言和。

专业律师为村民提供法律援助,正是岚山区开展村(居)法律顾问工作的一个缩影。该区还依托村(居)法律顾问队伍,创新基层矛盾化解“4+1”机制,在每个乡镇街道都成立商会调委会、婚姻家庭调委会、个人命名调解室和警司联调中心,在社会治理格局中唱主角。推行“村级调委会+法律顾问”模式,在村级矛盾化解中挑大梁,厚植了乡村法治土壤。

数据显示:该区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开展以来,共开展法治讲座和法律宣传3206次,接受法律咨询25897人次,上门服务8839人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9876起,协助党委、政府排查农村集体合同10958件,为村两委决策提供法律建议6829件,全区“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有了质的转变。(万德方)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