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新华网济南11月10日电(陈琳琳 张翔)成方连片的淡水养殖虾池状如棋盘,星罗棋布,让每一个初到此地的人都叹为观止——这是山东省博兴县乔庄镇的一景,头顶“中国白对虾生态养殖第一镇”的招牌,这里已然成为北方最大的白对虾淡化标粗基地。

过去40年里,乔庄镇这个位于黄河南岸的小乡镇,在盐碱地上摸索着水产养殖,并最终依靠养殖“南美白对虾”,成功跻身“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成为乔庄人靠着勤劳奋斗、不断创新实现小康的时代注脚。

截至目前,全镇虾池达1.2万个,养虾户3200余户,超千亩的水产基地11个,面积3.5万亩,平均亩产500公斤,最高亩产2000公斤,年产量2.1万吨,产值11.7亿元,实现利润4.5亿元。

乔庄今天的成绩,与紧邻黄河的区位优势密不可分。取水相对便利,水质洁净、矿物质充足,适宜养虾。地下水离子成分与海水接近,而且没有受到污染。经过配比、兑水,比较容易形成适宜南美白对虾生长的水环境。

水好,土好,生态好,乔庄镇养出的虾也备受市场青睐。“每到收虾的季节,青岛、烟台、上海、河南等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来这里收虾。”说起养虾给人们带来的变化,乔庄镇黄家村党支部书记黄志远喜笑颜开,“产量、效益都呈最大化增长,老百姓收入逐年变好,别提有多高兴了!”

目前,乔庄镇的养殖模式已在全省推广,独具特色的地域优势,造就了独一无二的乔庄。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实现高质量发展,乔庄镇探索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一手念好发展经,一手打好生态牌。除了依靠南美白对虾打造山东境内的黄河流域“鱼米之乡”,这里也素有“生态乔庄”之称。

近年来,乔庄镇聚焦农旅融合,彰显“乔庄魅力”,实现生态旅游稳步推进——借灌区而盛名的打渔张,是源于黄河岸边的百户小村,村民世代以打渔为生。上世纪50年代,为开发利用黄河和滨海盐碱荒地资源,解决黄河三角洲地区人畜吃水、农业灌溉问题,国家兴建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在山东大地奔流60多年的打渔张将黄河水源源不断地引进田间地头、千家万户,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水源保障,促进了黄河三角洲的开发。

同时,打渔张森林公园则以引黄闸渠首工程为核心,集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极具北国水乡特色。公园森林繁茂,河水澄碧,百鸟鸣唱,野趣浓郁,以“幽、静、秀、野、怡”为特色,以集观光、垂钓、科普、农业采摘、黄河文化体验为一体,向着山东省知名户外休闲旅游目的地阔步前行,成了博兴县一颗闪耀的明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