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无人机“新年货”飞回家
2023-01-24大众日报 01版
□ 记者 高田 通讯员 张振兴
“这台无人机的续航里程能达到多少?能载重几公斤?”王伟围着新拆箱的无人植保飞机转了几圈,不停地提出新问题。这个春节,他和合伙人李孟全来到东昌农机大市场选购“新年货”,为春耕植保增添新农具。
今年32岁的王伟是聊城市东昌府区顺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的“农场主”,也是东昌府区最年轻的“粮王”,2022年六月小麦收获季,农业专家来到顺丰农场现场测试产量。“2.13亩农田,除去水分、杂质,实际平均亩产817公斤!”。实测结果让王伟心里踏实了许多,加上玉米和大豆的产量,顺丰农场的地块实现了“吨半粮”目标,现在王伟的家庭农场也是东昌府区高产攻关试验示范基地。
“土地规模化种植离不开现代化的大型机械。我现在有三十五台套大型农机。”提起农机设备,王伟的言语里透露着一丝自豪和骄傲。“这台东方红拖拉机主要承担耕地、种地、施肥的工作,我又花了一万多块钱给它加装了一套智能化操作系统,只要设定好程序,在播种的时候,拖拉机就能走直线,农机手坐在车上不用任何操作,只需要在地头上掉头的时候转动一下方向盘。走直线有什么好处?方便后期追肥、打药、收割,效率能提升不少。”提起来每台农机设备的特点、功能,不善言谈的王伟侃侃而谈。王伟的妻子陈亚非说,“这些农机设备就是他的宝贝,捣鼓起来比对自己俩孩子还精心呢。”
“不购置农机无法保障农场按农时种收,购买了这些农机,90%的时间都闲置,为了解决农机闲置的问题,去年我们成立了利源农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托管了周边8个村子的两千亩农田。”王伟告诉记者。
“我家有3亩地,以前年年种玉米、小麦,农忙时节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现在这些地都给王伟托管了,不用自己干农活还能领到租金。看着自己的地年年丰收,我打心眼儿里高兴!”辛王村脱贫户王丙合笑着说。
有投入,才有收获。新的一年,王伟打算再添置两台无人植保飞机,在东昌农机大市场,经过一番合算,两台无人植保飞机售价4万元,按照农机补贴政策,每台无人植保飞机能补贴六千多块钱。“农机补贴政策减轻了我的资金压力,去年投资80万元购置的三台拖拉机和收割机能享受农机补贴15万元,相当于省了一台农机的钱。”王伟仔细算了算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