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的糖控,危险的控糖
2023-02-18大众日报 07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本报记者 田可新
本报实习生 田璐瑶
当甜味充斥味蕾,带来的幸福感满溢。糖,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这种幸福感。生活里,糖是必需品;佳节至,糖又一定是主角。这种味道是日常,更是乡愁。但被甜味诱惑了千百年,近年来一个新民俗似乎在萌发——越来越多人对“糖”的态度,在悄然偏离。节假日过后,“饮食控糖”的说法总会风靡一时。
从“糖控”走向“控糖”,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引导了饮食文化和养生观念的转向。
甜蜜的追逐,传递文化意蕴
捕捉甜味,是人类DNA的驱使和延续。殷商时期,人们就已经食用蜂蜜获取甜味。在蔗糖由古印度传入中国之前,人们吃甜多是靠食用“枣、栗、饴、蜜”。饴又称饧,就是麦芽糖。《诗经》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饴。北魏时,《齐民要术》中记载了“白饧”“琥珀饧”等的制作方法,可见熬饴方法日趋成熟。
糖对文学家味蕾的诱惑也是极致的。苏东坡被贬广东惠州后,“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冷峻深刻的鲁迅,也是甜食的拥趸。朋友送他方糖,他半夜起床吃到停不下来。
好咸口的山东人其实很擅长做糖。曲阜孔府里,清乾隆皇帝亲题匾额“六代含饴”,意为六代人其乐融融,像山东的饴糖含在嘴里一样,甜甜蜜蜜。
人们喜爱、追逐甜味,绝不是简单的生理上嗜好、感官上愉悦。在文化学者齐飞看来,对中国人来说,对糖的喜爱,始于舌尖,流淌于骨髓,已经成为传统文化和民风民俗中最明显的符号,更左右了人们的审美体验。一切甜的食物都与幸福、美满天然相通。蔗糖还有节节高的寓意,定胜糕是宋朝老百姓送给岳家军的糕点,汤圆、月饼就是传统节日的大IP。在社交方面,人们在婚礼上,以糖表达对婚姻的祝福。“人们食糖,其实是在品生活,更是在表达美好的期许。在尝到甜味的那一刻,似乎能瞬时阻断压力、烦忧,触碰到人生甜美的一面。这便是糖,所传递的文化意蕴。”齐飞说。
控糖是在寻找变美秘方
人们对待文化爆款“糖”的态度,在当下呈现了“捧杀”的模样。节庆时有多痴迷,日常就有多鄙夷。各种养生论把糖与超重、肥胖、蛀牙、骨质疏松、心脑血管疾病画上了等号。
“控糖”,在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就有呈现。《黄帝内经》用“消渴”来形容糖尿病。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也有对糖尿病的记载,说得此病的人往往“病脞瘦,多溺,嗜饮”。司马迁的《史记》中也记载过著名“消渴”患者司马相如的消渴症状,诗人杜甫更是直接在诗中提到自己的消渴症——“飘零仍百里,消渴已三年”。针对“消渴”,唐代著名医家王焘就提出了食疗的办法。到了明代,李时珍认为,还可以通过草药来“降糖”,《本草纲目》中说:“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明目长发”,认为桑叶煎煮后代茶饮,具有疗愈糖尿病的功效。
今天,“控糖”这件事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医学所定义的治疗、保健的最初范畴。戒糖养生者也从糖友这一特定人群扩展到全社会。“多吃糖的危害堪比吸烟”“高糖饮食先让你变胖,再薅你头发”“糖是万病之源”等论调甚嚣尘上。
“看脸时代,医美文化拱了火。”医学科普自媒体人吕素素告诉记者,一些“爱吃糖老得快”“高糖饮食会导致皮肤松弛”等内容给不少“80后”“90后”极大警示。爱美的年轻女士与其说是对抗糖感兴趣,不如说是在寻找对抗衰老、变美的秘方。在发现“糖”属胶原蛋白流失的“元凶”后,倍加重视、交换意见、研究方法,导致断糖、控糖继“保温杯里泡枸杞”后,成为又一风靡大江南北的美容、养生观念。而一些明星表示自己不喝有糖的饮料、不吃甜点,有的网红声称自己断淀粉,常年不吃主食;还有美容达人强调自己一直服用抗糖丸、使用抗糖面膜……“气氛烘托到这儿了,不抗糖都不行。这健康风一定得跟。”吕素素分析这种心理。
抗糖风靡开来,也带动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社交方式的形成。许多手机App乘了控糖减糖、减肥减脂的快车,成为当下居民日常必备的应用程序。打开屏幕记录饮食和热量摄入,一看到菠萝蜜的升糖指数高达75,立马把它“拉黑”,再分享些日常饮食,获得其他用户留言鼓励和评论……这样的App用户群体和粉丝社群稳定、庞大,是“抗糖圈层”的主要人群。“在无形中,也激发了不少人的健康意识,普及了一定的养生知识。从这个角度而言,控糖观念的流行有积极作用。”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李聪颖认为,这样跟风抗糖,或者进行所谓“抗糖社交”,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也产生了心理慰藉,减少吃糖的负罪感、树立变美变瘦变健康的自信心,还能转移压力,搭建新的生活目标,培养自律,只要适度、得当,还是有益处的。
莫成新一轮“打鸡血”
为了满足人们“鱼与熊掌兼得”的心理,眼下低糖、代糖乃至零糖产品热销。0蔗糖奶酪棒,0蔗糖沙琪玛,0糖饮料……它们不仅被铺满货架还卖出了高价。“控糖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当下新消费文化的流行表现之一。”吕素素认为,商业营销参与助推了控糖减糖的热潮,实现了受众需求和商业营销互相成就。
需要注意的是,营销、风潮不仅控制了控糖减糖的话题,一定程度上也导致了人们的身材焦虑乃至“控糖焦虑”。铺天盖地的商业宣传和未见得准确的网络文章,会使人处于吃糖就会发胖、生病的焦虑中,难以接受正常的食物,每日忧心于热量和身材管理,抗拒正常的米饭、馒头等食物,甚至因此过度节食,导致厌食症、暴食症或是肠胃疾病,对心理健康造成影响,成为被热量、体重绑架的人。
随之而来的乱象也需要警惕。一些商家一味以“无添加”为噱头,在产品上市过程中,将“无蔗糖”简化为“无糖”,大肆宣传,误导不少消费者盲目购买。市场上“抗糖”内服外贴的产品,更是鱼龙混杂,部分产品缺少广泛的市场反馈和临床验证。网络世界里,一些号称断食戒糖的主播,日常对着蛋糕下午茶大快朵颐,走到镜头前却又号召粉丝“坚持”“忍住”……在“全民抗糖”的风潮下,消费者很容易冲动盲从,很少有人再去关心涉及的理论是否正确,相关的做法是否安全,产品有无毒副作用。一位业内专家告诉记者,糖分是人体必需的核心营养成分,为身体机能的运转提供必要的能量。对健康人群来说,可以适度减少添加糖的摄入,但将糖视为洪水猛兽则大可不必。一味戒糖、过度排糖,最终损害的是身体健康。
还有一波反向操作。最近,功能性软糖的销售火爆非常。其由代糖产生甜味,有的声称有助于睡眠,有的可以防蓝光,有的可以防止脱发。吃糖养生的新观点正悄然走红。这些仍带有争议的产品既非药品也非保健品,走的是零食化生产,包装主打国潮风,似乎在迎合国人吃糖的传统情怀,还呼应了绿色健康的养生新观点,更拿捏了当下年轻人“躺平养生”的心理。但这样的“养生糖”,让人们更无所适从。到底该怎样看控糖这件事呢?
强调危害,鼓吹疗效,却闭口不谈糖应有的积极作用,没有达成普遍共识的标准和方案,这很容易令人记起曾经“打鸡血”“撞树”“生吃泥鳅”的狂热画面。如今看,是万分奇葩,但彼时却被追捧。在科技不断发展的当下,完善构建养生文化,着实不应被文字游戏或是营销陷阱所累,更不应成为满足心理暗示的网络狂欢,而是应当全面、系统地打造文化根基、认知体系,在尊重传统、相信科学的基础上,让理性的声音给盲目养生降降温,让全民对“糖”有正确的、理性的、温暖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