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清风草木新,微雨落纷纷。今天9时13分,齐鲁大地迎来二十四节气中唯一兼具“节气”和“节日”双重身份的清明。古人说,物至此时,皆洁齐而清明。用现代视角解读,清明有着最佳的体感舒适度、最佳的能见度、最佳的物象。

作为节气,清明早在先秦时期即已出现;作为民俗节日,则出现于唐代。纵观漫长的发展历程,清明节由自然和人文两股力量助推,成为一个民俗内涵极为丰富的节日,仿佛一首融合集体记忆的抒情诗,其“四个章节”环环相扣。

首先是作为一种农耕时间制度安排。温暖而强劲的春风,成了暖湿气流的“急行军”,山东各地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而那些描述和指导农事的谚语颇为有趣,如说灌溉、施肥的“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说小麦生长的“清明时节,麦长三节”;说播种的“清明谷雨紧相连,南坡北洼快种棉”“清明种瓜,船载车拉”等,形象生动。

清明的第二个章节,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关系密切,主要以不误农时、爱护牲畜、祈求丰收为主旨,还包含丰富意蕴的饮食习俗和插柳习俗。在鲁南多地,农人会在煮上一锅小米干饭,到菜园中拔些新鲜的菠菜,让耕牛饱餐一顿,以犒赏它一年来的辛劳,有“打千骂万,清明一饭”“打一千,骂一万,熬到清明喝稀饭”之谚。“清明蛋,人人盼。”蛋是生命的象征,在清明节吃蛋寓意吉祥。在山东多地,人们会把鸡蛋、鸭蛋等煮熟,然后涂上鲜艳的颜色。

从自然过渡到社会,清明节的另外两个章节彰显出中华民族慎终追远、继往开来、热爱生活、乐观通达的性格。先是以慎终追远、报本反始、敦亲睦族、缅怀逝者为主旨的祭亡扫墓活动。梨花风起时,思念化成雨,游子们回到“根”的所在地,在先人的坟前虔心祭祖,用这种一脉绵延的祭祀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深厚情感,不忘先辈们的恩德和优良家风。在一百年前的曲阜,清明节这天,孔林前设市场,远近贸易者踵至。贸易之盛,以第一日为最,因为孔氏宗族无虑数千百户,皆在一日祭扫。这一习俗沿袭到上个世纪末。

当然,变化是传统节日生命史上的常态。清明时节感恩孝亲、慎终追远的观念,在当下得到坚守的同时,也发生了从一家之亲、一族之祖向人文祖先、民族祖先、革命先烈乃至陌生人的调适与扩展。这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求,成为清明节如其所是的关键所在。

清明节压轴的活动,以娱情遣怀、张扬生命、呵护新生为主旨。山东多地县志上有此类记载:漫漫春光中,插柳于门,儿童戴柳花、吹柳笛,踏青于诸山,有纸鸢、秋千之戏,食榆钱、榆粥、榆饼。而最懂得时令的人们,趁着大好春光,在祭拜先人的同时,也在各自岗位上辛勤播种着春天的希望,期待着秋天收获累累硕果。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卢昱 杨庭栋 张文婷 杨秀秀 报道 策划 姚广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