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赵琳 张忠德

今年春天,青岛市李沧区东川路小学校园里,多了一片由43棵红豆杉组成的“爱心林”。亲手栽下这片树的正是该校43个“校园爸妈”和他们的孩子。

东川路小学是李沧区东部的一所偏远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较多。2017年,在对全校1000多个学生家庭进行调查问卷与数据分析时,校方发现,新市民子女占比已经达到74%。东川路小学校长张惠娆告诉记者,“一些家庭的孩子学习环境不太理想,家长对孩子学习状况和心理状况的重视程度也不高。”

“校园爸妈”是该校针对这一情况发起的爱心活动,最初启动是在13年前。2010年母亲节,学校首次成立了“校园爸妈”团队,教师自发与困难学生结成对子,一对一帮扶,直至小学毕业。很多孩子毕业后,还常打电话感谢老师。这让张惠娆感到,开展“校园爸妈”爱心活动非常有必要。

从2017年起,“校园爸妈”爱心活动升级了。东川路小学对所有学生家庭进行“叩响心门”主题家访活动,摸清家庭情况。参加活动的教师从自愿参加扩大为所有党员、团员带头参加。每年元旦和六一儿童节,由学校统一组织活动,平时则由“校园爸妈”主动关爱孩子。

冬天送水杯、送围巾、送马甲,夏天送书包、送书籍、送球拍;开展带“校园孩子”VR看世界、新年做虎头帽、端午做香包等活动;每逢儿童节、孩子生日,“校园爸妈”提前准备礼物;节假日带孩子们爬山、逛博物馆……“校园爸妈”还经常与孩子们谈心,随时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定期开展家访,与监护人交流,多方合力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从贴着墙根走,到如今眼里都是光,学生小政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李妈妈陪我的时间比我老爸都长”。来自甘肃山区的回族孩子小龙,一开始连普通话都听不太懂,也不会说,“校园妈妈”曹美雪想尽办法培养他的自信,如今他的学习成绩大幅提高,还入选了足球队。

最让老师们感动的是,孩子们从单方面地接纳爱,慢慢学会付出。三年级学生小安长期跟随大姑生活,年轻教师宋超成为他的“校园妈妈”后,帮他改掉了很多坏习惯。得知老师即将生小宝宝,小安送上亲手制作的手工小礼物。

从东川路小学毕业的孩子走了一批又一批,十三年来,共有200多名“校园孩子”接受帮扶。“校园爸妈”爱心活动在获得学生家庭认可的同时,也得到越来越多的社会爱心单位支持,还当选青岛市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张惠娆说,对每个孩子多问一声、多帮一把,这件事还要继续做下去。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