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市,济宁市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52个、家庭站16502个;依托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建起囊括了667项志愿服务的项目库,并依托“志愿山东”济宁板块的搭建,实现了供需两端的快速对接。

如何进一步提供与时代需求相吻合的高质量文明实践活动?济宁市将现有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部标注在了地图上,以文化特征、产业基础、民风民俗等为参照系,按照地域相邻、特质相近的原则,划分出42条各具主题的文明实践带,在明确各带主题侧重的同时,强化带内的资源统筹、活动衔接,取得了显著效果。

请看大众日报报道《贴近需求,文明实践更好融入生活》——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 本报记者 高峰 孟一

本报通讯员 刘旭

“你看你这娃,家里老小都等着照顾,你这天天睁开眼就往我这跑,时间长了也不是个事啊!”看着每天准时出现在家门口的“敲门志愿者”孔凡玲,曲阜市尼山镇鲁源新村村民关庆英道出了心中的“不安”。孔凡玲只是淡淡一笑,“谁还没有老的时候,我这都是举手之劳,您老人家安心就好。”

位于曲阜市东南部的尼山镇属于山区镇,距市区较远、交通也不甚便利,像关庆英一样的独居老人,最怕的就是突发疾病却没能被及时发现。

为解决老人们的后顾之忧,包括鲁源新村、夫子洞村、官庄村等12个行政村在内的“曲阜市尼山文明实践展示带”,根据山区实际,策划推出了“早晚敲门”服务,志愿者每天一早一晚到结对户家中“报到”,不仅关照老人们的身体状况,还能捎带着帮忙跑跑腿、买买菜、做点家务。

谈到“文明实践展示带”将中华传统文化活态传承作为核心内容来打造,鲁源新村党总支书记刘成彪说:“我们创新推出以‘孝’为切入点的‘早晚敲门’服务、以‘诚’为侧重的‘守望诚信’村民信用积分制度等,在日常生活中唤醒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作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市,济宁市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通过倡树新时代美德健康生活、促进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252个、家庭站16502个;依托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建起囊括了667项志愿服务的项目库,并依托“志愿山东”济宁板块的搭建,实现了供需两端的快速对接。

如何进一步提供与时代需求相吻合的高质量文明实践活动?济宁市通过调研发现:密集布点带来的实践主题涣散、活动同质化明显等问题逐渐暴露了出来。

“举个例子,汶上县昙山风景区周边的几个村都在发展乡村旅游产业,也都需要专业的电商培训。可由于站与站间缺少联系,经常是这个村刚上完培训课,隔壁村又紧跟着下相同的订单,每场都只有几十人参与,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不小的服务资源浪费。”济宁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二科科长徐雷申告诉记者,随着文明实践活动深入人心,不断加量的服务需求给活动供给带来了压力,急需对志愿服务资源进行同步整合和科学调配,并形成更具可操作性且合乎实际的文明实践长远发展规划。

思路一出,济宁市将现有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全部标注在了地图上,以文化特征、产业基础、民风民俗等为参照系,按照地域相邻、特质相近的原则,划分出42条各具主题的文明实践带,在明确各带主题侧重的同时,强化带内的资源统筹、活动衔接,取得了显著效果。

昙山周边山清水秀、农田肥沃,就科学嫁接乡村游、现代农业、民宿经济等产业振兴要素,形成了“环昙山文明实践带”,大量接入旅游资源、特色种植指导、电商培训等服务和活动,引导1.2万余人直接参与旅游产业发展;黄河滩区迁建社区更加需要基础性服务,梁山县就将滩区26个文明实践所、站并入“黄河滩忠义情文明实践带”,着重解决养老、教育、就业等问题,推出了“雏鹰课堂”“四点半学校”“家门口就业”等服务……宜文则文、宜游则游,贴合实践带主题定位的个性化、专属式服务,正一步步推动文明实践走深走实。

“文明实践作为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手段,只有融入日常生活、解决具体问题,才能得到群众的主动拥护和参与。变‘单点实践’为‘带状发展’,就是为了更好实现这一目标。”济宁市委常委、副市长董冰表示,下一步,济宁将按照新划实践带的定位,推动文明实践融入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领域,用文明标注进步,并为推进新时代美德山东建设贡献济宁的实践力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