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科研人员潜心攻坚,激活农业“芯”动力
育一粒良种,助粮丰民富
□ 本报记者 毛鑫鑫
(相关资料图)
近日,在东营市一邦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位于垦利区的水稻良种试验田里,一个多月前种下的水稻秧苗已有10厘米高。不同于以往的水田插秧,这些水稻种植采用的是旱地直播模式。“以前的种植模式,老稻田一亩地需要600—800立方水,新稻田因盐碱化比较严重,一亩地则需要1000—1200立方水。今年,我们和上海市农科院的相关专家合作,试种耐盐的旱稻品种,配合水稻覆膜旱直播技术,预期比普通水稻种植节水50%以上。”该公司董事长周红说。
山东有近900万亩盐碱地,仅东营市就有341.8万亩,是我国乃至世界上规模最大、利用难度最大的三角洲型盐碱地之一。当地充分挖掘盐碱地开发利用潜力,向盐碱地要粮,而“一粒良种”是关键所在。
“过去,我们用挖深沟加大水漫灌的办法压低盐碱度,让土地适应种子。现在,我们选育适宜盐碱地的种子,进行盐碱地种业创新。”周红带领团队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耐盐碱、高抗、高产、优质水稻品种的引进、选育工作。目前,已筛选出适宜黄河三角洲地区种植的水稻品种5个,其中高产品种2个、优良食味米品种2个、特种稻1个。已选育品种占黄河三角洲地区水稻主推品种的60%以上,推广种植面积20万亩以上。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近年来,山东农业科研人员努力在“一粒种子”上下更大功夫、做更大文章,埋头苦干、潜心攻坚,育出更多优质良种,助力粮丰民富。在5月举行的全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现场推进会议上,发布了省委、省政府《关于表彰山东省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包括周红等在内的199名同志,被授予“山东省乡村振兴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称号。
刘宁是山东中农天泰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多年来,他带领攻关团队选育国家、省级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达43个,其中玉米品种32个。审定品种中既有当前生产急需的高抗茎腐病品种、早熟宜机收品种和耐高温品种,又有在中国种子协会“寻找玉米高产品种活动”中实收亩产居黄淮海第1位的粮饲兼用品种,还有适宜盐碱地种植的耐盐碱品种,粗蛋白含量超过12%的高蛋白品种,类型多样,缓和了生产和市场需求。
在重视品种选育的同时,刘宁还认真研究品种配套栽培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推广,提高了种植效益,促进了玉米绿色生产和发展,并辐射带动了品种的产业化推广,在我国各玉米主产区累计推广2亿多亩,农户增收200多亿元。
“公司近10年50%的利润投在科研。”山东华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科研总监钱振亚,深知自主知识产权新品种研发对于民族大豆种业振兴的重要意义,带领大豆研发团队加快选育突破性新品种并高效种植。目前,企业主营20余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蛋白品种、高油品种、高产品种,近5年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超过2000万亩,为大豆产业装上了“中国芯”。
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种植收益,增加商品大豆的附加值,钱振亚介绍,企业正在推动大豆制品、食品加工等领域的业务,以全产业链布局助推大豆产业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带动农民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