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获评的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示范单位”,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不畏困难、久久为功,用实际行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百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中国锦鲤之都……这些称号,都属于聊城市高唐县。
高唐县农业农村局贯彻“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培育发展6200余名“土秀才”“田专家”,新建高标准农田13.4万亩,累计建成79.3万亩。号召农民群众把不愿种、种不好的土地流转出来,纳入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效益最大化,全县整合流转土地3.4万亩,培育种粮大户40家,村集体年可增收1万—2万元。
(资料图片)
在产业发展上,该县建设形成了“小麦全产业链、农产品深加工、黄河故道高效农业种植、锦鲤特色养殖”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单锦鲤养殖一项,去年总产值就达到9亿元。
此外,高唐县农业农村局积极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加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形成“生态越美丽—发展越兴旺—百姓越幸福”的良性循环,村庄面貌、美化绿化水平大幅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也随着家乡的发展逐年攀升。
在位于黄三角农高区的现代农业技术创新中心耐盐碱植物数字化育种平台,甜高粱、黑麦草、紫花苜蓿、田菁等作物在人工模拟的环境中长势喜人。为解决盐碱地适生植物育种难、育种周期长、制种产量低等问题,省黄三角农高区科技创新局转变育种观念,由治理盐碱地适应作物向选育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地转变,解决了种子适应土地、土地适应种子、推动互相融合的问题。选育了45个中高度耐盐新品种(系),建设了耐盐小麦、耐盐大豆、耐盐节水水稻、耐盐苜蓿、耐盐甜高粱5个万亩级良种繁育及示范推广基地,在省内外示范推广500余万亩,亩增效益15%—20%。
为推动盐碱地产业发展,省黄三角农高区科技创新局建成了耐盐碱植物生物育种、育种加速器、标准化鉴定等15个创新平台,建设了耐盐功能粮食、油料、草牧业、土壤培肥改良、无人化作业等8个不同类型的千亩或万亩级盐碱地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应用耐盐碱植物新品种(系)和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体系,累计辐射面积1600多万亩。
一个乡镇,一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6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为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枣庄市山亭区桑村镇党委聚焦特色引领,坚持产业为基,培育壮大以华宝牧业、利丰饲料为龙头的高质高效农业,以龙泉塑编为支柱的高端塑编和以核芯光电为链长的新一代信息技术3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做大做强高质高效农业,实现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所在辖区过半数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着眼民生,办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实事。桑村镇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体广场和农家书屋全覆盖,新改扩建健身广场45处。
(大众日报记者 张春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