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属于广大女性的节日——妇女节,但今天这篇并非女同胞专属,男同胞也有必要替女友或老婆了解相关知识,以示关爱体贴,或备不时之需。

红糖水,在中华传统饮食文化中,被传为滋补佳品,多用于产后、月经期、体弱身虚,功效为“补血”。不过,“补血”一词听起来对女性的身体健康很重要,但理解起来显得有些模糊:补血细胞?补血色素?补铁元素?抑或是补充血量?到底该从哪个角度去理解呢?

红糖水能补充的钙铁锌非常有限


【资料图】

但热量却很高

要想知道红糖究竟可以补什么,首先要了解它的营养构成。参考《中国食物成分表》及美国农业部的食物数据库,每100克红糖约含96-97克的糖,其中包括了94-95克的蔗糖、1克多葡萄糖和1克左右的果糖。刨除这三种糖,红糖还含有少量的无机盐(钙、铁、镁、磷、钠、钾、锌、镁、铜、硒)和含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维生素。除了钾、钙、铁,其他若干种无机盐的含量也都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即便如此,也不代表红糖就是钾、钙、铁的丰富来源。毕竟,每100克红糖只含240毫克的钾、157毫克的钙、2.2毫克的铁。如果用5-10克红糖冲一杯常规浓度的红糖水,也就只能提供很少量的钾、钙、铁……事实上,20毫升牛奶就能帮我们搞定这点量,额外还能“赠送”优质蛋白质。

就算你超级耐受甜味,不怕被齁晕,也要考虑一下一杯100克红糖水里将近400大卡的热量。

红糖水不补血细胞和血色素

想“补血”不如吃红肉和内脏

100克红糖里区区2.2毫克的铁的“补铁”效果不好,不光是因为“量”不够,在“质”上也很难“惊艳”到血红蛋白。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成年女性每天需要20毫克的铁,红糖远远达不到分量要求;

第二,红糖所含的三价植物铁(非血红素铁)远不及红肉及动物肝脏中的血红素铁在人体内的吸收率高;

第三,等量红糖的含铁量不及猪、牛、羊等红色瘦肉,更比不上动物血制品及动物肝脏,甚至没能比过菠菜(2.9毫克/100克)。

下面简单列举几种比红糖含铁量高的肉类和动物肝脏:

每100克猪肝含铁22.6毫克

每100克猪肉含铁3.0毫克

每100克牛肉含铁3.3毫克

每100克蛏子含铁33.6毫克

每100克鸭血含铁30.5毫克

不过,如果只在小甜水里较量一下,红糖还是有其“补铁”优势的。相比于铁元素含量为1.4毫克/100克的冰糖和0.6毫克/100克的白糖,红糖算得上是各种调味糖里的“含铁大户”了。但营养界有句名言“离开剂量谈效果,都是耍流氓”,毕竟每次一小块的量(5-10克),只能是杯水车薪。

通过上述分析,相信大家心里已经非常明确,喝红糖水不补铁,因为含量少、吸收率低;喝红糖水不补血细胞,因为红糖里不含蛋白质;喝红糖水也不补血色素,喝红糖水也不补血量。

红糖水难道就一无是处吗?

能快速补充身体能量

红糖的主要营养成分是吸收速度很快的双糖(蔗糖)和单糖(葡萄糖、果糖),能够快速为身体补充能量。以红糖水的形式,还能为身体提供水分。因此,当突发低血糖时,一杯红糖水绝对算得上得力救兵。另外,对于体力消耗大、食物获取不足的人,比如在冰雪环境中,或者极限运动者,红糖水也可以作为物资不足前提下的热量和水分补充来源,帮助迅速恢复体力。

不过还是要提示一下大家,无论饮用体验有多美好,糖终究是糖,小甜水永远是小甜水。喝多了不仅长肉,还有其他健康隐患。如果要喝红糖水,请不要忘记世界卫生组织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版)》建议的添加糖摄入限量——每天最好不超过25克。

女性生理期喝红糖水,有用吗?

有几种情况喝点红糖水会更舒服

客观地说,还真不是没用。在下列描述的情形中,一杯温暖的红糖水还是可以驱赶一些因姨妈期而生的不适的。

1.因经期腹痛、严重头痛、其他不适导致食欲差、进食量少、热量摄入不足时;

2.经期遭遇寒冷天气,自己感觉手脚冰凉甚至前胸后背都冷冰冰,且暂时没有触手可及的热量充足的食物时;

3.本来就容易低血糖,经期又胃口不佳时;

4.经期被只会劝说“喝热水”,却不知道帮忙递杯热水的直男男友气得够呛时;

5.经期就是想吃甜食,不吃就会生气时;

作用机制也很简单,快速补充糖分和热量,温暖的水温有助于驱赶寒意,糖可以令大脑产生愉悦感。当然,这三个机制和功能,不只是红糖独有,换成冰糖、白糖、麦芽糖、葡萄糖……任何小甜水,其实都是可以实现的。

那你可能要问了:既然是个小甜水都好使,为何偏偏是红糖?

因为相比于白糖,未经精炼加工的红糖保留了乙醛、2-甲基丁醛、3-甲基丁醛、2,6-甲基吡嗪、壬醛、糖醛等多达60种以上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在饮用过程中,这些挥发性香气成分可以通过鼻后嗅觉,让我们感受到比白糖水更丰富、更有层次感的香甜气息。因此,愉悦身心的效果更为明显。

另外,“姨妈期代谢率高,吃多少都不会胖”的说法,信了,你就输了!

一句话总结:只升糖不补铁的红糖水,姨妈期小酌暖身、豪饮伤身,请根据个人情况理性选择。

文/刘遂谦

(科普工作者、临床营养师、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推荐内容